我头不敢仰,诚恐浪压己
出处:《至黄厓再登文殊塔观瀑》
清 · 袁枚
黄厓天上生,对面作浪起。
我头不敢仰,诚恐浪压己。
岂知下望深,青天反作底。
山外有山立,山内有山倚。
颇类人衣裳,幅幅有表里。
忽然暴雨来,人天一齐洗。
避登千寻塔,正对一条水。
瀑布从高看,匹练更长矣。
始知开先寺,相离咫尺耳。
只为绝巘遮,纡行十余里。
我头不敢仰,诚恐浪压己。
岂知下望深,青天反作底。
山外有山立,山内有山倚。
颇类人衣裳,幅幅有表里。
忽然暴雨来,人天一齐洗。
避登千寻塔,正对一条水。
瀑布从高看,匹练更长矣。
始知开先寺,相离咫尺耳。
只为绝巘遮,纡行十余里。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至黄厓再登文殊塔观瀑》。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黄厓山中登山观瀑的奇妙体验。首句“黄厓天上生”形象地写出瀑布如从天而降,接下来通过“对面作浪起”和“我头不敢仰”的描绘,展现了瀑布的壮观气势。诗人运用比喻,将山势比作层层叠叠的衣裳,富有动态感。
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忽然暴雨来,人天一齐洗”,瀑布仿佛与天融为一体,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诗人登高至千寻塔,从高处俯瞰瀑布,感觉它像匹练般漫长,从而意识到文殊塔与开先寺其实距离并不遥远,只是被山峰遮挡,需要绕行十多里才能到达。
整首诗语言生动,画面感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山水之间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