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索价惊众耳,尚恐名出终难逃
白云山人机鉴高,了见万法栖秋毫。
龟肠蝉腹耐清苦,空山坐听鼪鼯号。
无心索价惊众耳,尚恐名出终难逃。
一朝解去薜萝服,鬋剔须发披方袍。
黄龙宗旨人难凑,涓滴不容消息漏。
一到禾山谒老方,全机不露三关透。
城中军马正纷纷,红尘涨空日色瘦。
问师触热有底忙,云向疏山聊宿留。
蒐奇猎怪穷端倪,诗胆大于身数围。
勿忧平淡少人爱,此去定逢韩退之。
年来世味种种薄,文字习气黏如黐。
自信文通才未尽,犹堪重拟碧云诗。
龟肠蝉腹耐清苦,空山坐听鼪鼯号。
无心索价惊众耳,尚恐名出终难逃。
一朝解去薜萝服,鬋剔须发披方袍。
黄龙宗旨人难凑,涓滴不容消息漏。
一到禾山谒老方,全机不露三关透。
城中军马正纷纷,红尘涨空日色瘦。
问师触热有底忙,云向疏山聊宿留。
蒐奇猎怪穷端倪,诗胆大于身数围。
勿忧平淡少人爱,此去定逢韩退之。
年来世味种种薄,文字习气黏如黐。
自信文通才未尽,犹堪重拟碧云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张智观的贡士在白云峰绝顶的修行生活,以及他最终出家成为和尚的故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法的追求。
首句“白云山人机鉴高”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境界,暗示其洞察力非凡。接着,“了见万法栖秋毫”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世间万物的理解与把握。随后的“龟肠蝉腹耐清苦”和“空山坐听鼪鼯号”描绘了他在艰苦环境中静心修行的生活状态。
“无心索价惊众耳,尚恐名出终难逃”表达了他淡泊名利的态度,即使名声远播也难以逃脱世俗的束缚。接下来的“一朝解去薜萝服,鬋剔须发披方袍”描述了他最终选择出家,剃度为僧的过程。
“黄龙宗旨人难凑,涓滴不容消息漏”表明了他对佛法深奥的理解与坚持,任何细节都不容忽视。“一到禾山谒老方,全机不露三关透”则说明他在寻求更高层次的佛法指导时,达到了某种境界的突破。
“城中军马正纷纷,红尘涨空日色瘦”通过对比城市中的繁忙与喧嚣,反衬出主人公对清净生活的向往。“问师触热有底忙,云向疏山聊宿留”体现了他为了求学而奔波,但最终选择了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
“蒐奇猎怪穷端倪,诗胆大于身数围”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才华,认为自己的诗胆比身体还要大。“勿忧平淡少人爱,此去定逢韩退之”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信心,相信自己会遇到像韩愈这样的文学大家。
最后,“年来世味种种薄,文字习气黏如黐”反映了他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不满,认为文字的习气过于粘稠。“自信文通才未尽,犹堪重拟碧云诗”则表明了他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并期待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张智观在修行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佛法以及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