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清谈对夜分,常恨世少治全文

清谈对夜分,常恨世少治

出处:《和黎德升赠别
宋 · 洪咨夔
朱弦无繁声,大羹有至味。
人惟不苟同,终亦不苟异。
咸戒咸其腓,贲取贲其趾。
出处进退间,当思古人齿。
嗟予何为者,涉世聊复尔。
来从吴尽头,直到蜀筑底。
赫日青石裂,凄风黄叶委。
道旁几揶揄,得已犹不已。
君如细柳军,坚壁阅儿戏。
又如渥洼马,超轶不受絷。
客窗日相从,肝胆瑩彼己。
偏校纷已侯,怜我尚猿臂。
胸藏数万甲,智绝三十里。
清谈对夜分,常恨世少治
酒酣或怒骂,天下无真是。
佞夫戴髑髅,请剑淬越砥。
长亭杨柳黄,妙语鲍谢体。
不作儿女别,相期青云器。
深沉老元戎,梦寐古舆地。
视师薄郾城,受甲高熊耳。
相与善筹之,塞草春无际。

拼音版原文

zhūxiánfánshēnggēngyǒuzhìwèi

rénwéigǒutóngzhōnggǒu

xiánjièxiánféibēnbēnzhǐ

chūchùjìn退tuìjiāndāngrén齿chǐ

jiēwèizhěshèshìliáoěr

láicóngjìntóuzhídàoshǔzhù

qīngshílièfēnghuángwěi

dàopángyóu

jūnliǔjūnjiānyuèér

yòuchāoshòuzhí

chuāngxiāngcónggāndǎnyíng

piānxiàofēnhóuliánshàngyuán

xiōngcángshùwànjiǎzhìjuésānshí

qīngtánduìfēnchánghènshìshǎozhì

jiǔhānhuòtiānxiàzhēnshì

nìngdàilóuqǐngjiàncuìyuè

chángtíngyángliǔhuángmiàobàoxiè

zuòérbiéxiāngqīngyún

shēnchénlǎoyuánróngmèngmèi

shìshībáoyǎnchéngshòujiǎgāoxióngěr

xiāngshànchóuzhīháncǎochūn

注释

朱弦:琴弦。
繁声:复杂的声音。
大羹:简单的菜肴。
至味:极美的味道。
苟同:随便附和。
苟异:轻易与众不同。
咸戒:都应谨慎。
腓:言语过激。
贲取:行为轻浮。
古人齿:古人处事有度。
涉世:世间。
聊复尔:只是如此。
吴尽头:吴地的尽头。
蜀筑底:蜀地边境。
赫日:烈日。
凄风:凄冷秋风。
揶揄:嘲笑。
已犹不已:即使疲惫仍坚持。
细柳军:形容坚韧。
坚壁:坚固的壁垒。
阅儿戏:静观孩童游戏。
渥洼马:比喻神骏。
不受絷:不受羁绊。
客窗:旅居的窗户。
肝胆莹彼己:心照不宣。
偏校:偏见和纷争。
猿臂:粗犷的手臂。
数万甲:万卷兵书。
三十里:智谋胜过三十里。
清谈:深夜清谈。
世少治:世事纷扰,少有太平。
佞夫:谄媚小人。
髑髅:死人头骨。
越砥:利剑。
鲍谢体:鲍照、谢灵运的言辞风格。
儿女别:儿女情长。
青云器:青云之志。
老元戎:老将军。
古舆地:古老的土地梦想。
郾城:战役地点。
熊耳:熊耳山。
塞草:边塞草地。
春无际:春天无尽辽阔。

翻译

琴弦上没有繁杂的音符,简单的菜肴也有极美的味道。
人们只求不随便附和,也不轻易与众不同。
大家都应谨慎言行,以免言语过激,行为轻浮。
在进退之间,应学习古人处事有度,懂得谦逊。
感叹自己为何如此,只是世间匆匆过客。
我从吴地的尽头而来,直至蜀地的边境。
烈日下青石开裂,凄冷秋风吹落黄叶。
路边有人嘲笑,即使疲惫仍坚持前行。
你像细柳般坚韧,静观孩童游戏。
又如渥洼池中的神骏,不受羁绊。
每日与你相伴,心照不宣,肝胆相照。
偏见和纷争不断,你却怜惜我如猿臂粗犷。
胸中藏有万卷兵书,智谋胜过三十里。
深夜清谈,常感世事纷扰,少有太平。
酒醉时或怒骂,世间难寻真英雄。
谄媚小人如戴死人头骨,请求利剑淬砺以待。
长亭杨柳飘黄,言辞优美如鲍照、谢灵运。
不作儿女情长,期待共登青云之志。
深沉的老将军,心中怀揣古老的土地梦想。
遥望郾城之战,披甲出征,如同熊耳山般高傲。
共同精心策划,春天的边塞无尽辽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和黎德升赠别》,以深沉的友情和哲理表达离别之情。首句“朱弦无繁声,大羹有至味”运用了比喻,意指简单而纯粹的交往,如同琴音的纯净和菜肴的本真。接下来的诗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保持一致的价值观,但不必完全相同,体现了诗人对个性独立的尊重。

诗中“出处进退间,当思古人齿”表达了在人生起伏中要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品格,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嗟予何为者,涉世聊复尔”流露出诗人对自身身份和世间浮沉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外界的嘲笑,但诗人以“君如细柳军,坚壁阅儿戏”自比,表现出坚韧和超脱。

“偏校纷已侯,怜我尚猿臂”赞美朋友的才智过人,而自己则以“胸藏数万甲,智绝三十里”自谦,展现了深厚的友谊。诗人期待在清谈中深化理解,感叹世事纷扰,渴望天下清明。最后以“长亭杨柳黄,妙语鲍谢体”表达离别时的诗意,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不拘小节,共图大志。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