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川原何日到,蜀江风浪几回留
出处:《奉教题夷山晚望图》
元末明初 · 王翰
朝朝鹤驾驻山头,极目天南是越州。
洱海川原何日到,蜀江风浪几回留。
鹡鸰每诵常联榻,花萼相辉共倚楼。
友爱天伦情最切,别来几许鬓成秋。
洱海川原何日到,蜀江风浪几回留。
鹡鸰每诵常联榻,花萼相辉共倚楼。
友爱天伦情最切,别来几许鬓成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情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川与情感交织的图景。首句“朝朝鹤驾驻山头”便已奠定基调,鹤驾常驻,仿佛是自然与时间的永恒见证,引人遐想。接着,“极目天南是越州”,视野辽阔,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遥远的南方,越州之地,似乎在召唤着诗人的思绪。
“洱海川原何日到,蜀江风浪几回留。”这两句则进一步扩展了空间感,洱海与蜀江,两地相隔,却在诗人心中激起波澜,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旅途艰辛的感慨。通过“何日到”与“几回留”的对比,既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
“鹡鸰每诵常联榻,花萼相辉共倚楼。”这两句转而聚焦于人的情感世界,鹡鸰象征兄弟之情,常联榻,花萼相辉则描绘了兄弟间亲密无间的场景,共同倚楼更添了几分温馨与和谐。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远方的渴望,也有对亲情的珍视。
最后,“友爱天伦情最切,别来几许鬓成秋。”点明了主题——友情与亲情的深切。离别之后,岁月流转,两鬓斑白,但心中的情感却愈发深厚。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世间所有美好情感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细腻的人情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远方的向往、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