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岷南来几千里,巍峰秀出名香垆
出处:《庐山吟一首》
明 · 黄省曾
我闻匡庐山,西峙宫亭湖。
少读神禹经,昔为天子都。
背岷南来几千里,巍峰秀出名香垆。
石镜孤圆照阊阖,屏风九叠开蓬壶。
盘霞错日气熣灿,天鸡紫凤鸣相呼。
匡君腾游太清境,空留碧汉青山影。
冬春不断霜雪光,昼夜常看二轮景。
天池犹馀慧远芳,莲花宛种仙人杏。
长风自昔吹二龙,明月当时照三隐。
予也萦怀十馀载,披图萧爽心泠然。
行当骑鹿芙蓉顶,长啸支矶玉女前。
少读神禹经,昔为天子都。
背岷南来几千里,巍峰秀出名香垆。
石镜孤圆照阊阖,屏风九叠开蓬壶。
盘霞错日气熣灿,天鸡紫凤鸣相呼。
匡君腾游太清境,空留碧汉青山影。
冬春不断霜雪光,昼夜常看二轮景。
天池犹馀慧远芳,莲花宛种仙人杏。
长风自昔吹二龙,明月当时照三隐。
予也萦怀十馀载,披图萧爽心泠然。
行当骑鹿芙蓉顶,长啸支矶玉女前。
鉴赏
此诗《庐山吟一首》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首句“我闻匡庐山”,以叙述口吻引入庐山这一主题,随后点明庐山之东有宫亭湖相伴,西有神禹经记载的历史地位,以及其作为古代天子都城的辉煌过往。接着,诗人描述庐山的地理特征,从岷江南来,巍峨的山峰如同香炉般挺立,石镜孤圆映照着天庭,九叠屏风仿佛打开了仙境之门。日光与云霞交织,使得山色斑斓,天鸡与紫凤在山间鸣叫,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接下来,诗人提到庐山的神话传说,如匡君腾游太清境,留下碧汉青山的永恒印记。四季变换中,庐山的霜雪与日月交替的景象令人赞叹。天池旁,慧远法师的芳名依旧流传,莲花仙人种植的杏树依然生机勃勃。长风自古以来吹拂着二龙,明月曾经照亮三位隐士的归途。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深深向往,期待未来能骑鹿登顶,长啸于玉女之前,感受庐山的自然之美与历史文化的深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