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逢温液霈,恩重御裘诗
出处:《奉和姚令公驾幸温汤喜雪应制》
唐 · 苏绾
汉主新丰邑,周王尚父师。
云符沛童唱,雪应海神期。
林变惊春早,山明讶夕迟。
况逢温液霈,恩重御裘诗。
云符沛童唱,雪应海神期。
林变惊春早,山明讶夕迟。
况逢温液霈,恩重御裘诗。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汉朝皇帝新建的新丰城,如同周王尊崇的尚父老师。祥云预示着沛童的歌声,大雪回应着海神的期待。
春天的树林变化让人惊讶来得早,山色明亮却意外地显得夜晚漫长。
更何况现在正逢恩泽如雨,如同《御裘诗》中所描绘的皇恩深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苏绾的作品,名为《奉和姚令公驾幸温汤喜雪应制》。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述一场喜雪的景象,并且这场雪似乎与某种仪式或预兆相联系。
"汉主新丰邑,周王尚父师。"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个古老而庄严的氛围,提及历史上的伟大帝王和他们的教育者,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敬畏之心的场景。
接下来的 "云符沛童唱,雪应海神期。" 描述了一幅天降祥瑞的画面。云中出现的符号预示着吉兆,而童子们的歌唱与海神的约定相呼应,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林变惊春早,山明讶夕迟。"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时序感——春天的到来让森林发生变化,而山峦清晰的轮廓似乎在惊讶着白昼的延长。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反映了人对时间流转的感受。
最后,"况逢温液霈,恩重御裘诗。" 表达了一种得天独厚之感。温暖的雨水如恩赐降临,而君主的恩泽如同御赐的诗篇一般珍贵。这既是对自然界给予生命滋润的赞美,也是对君恩浩荡的一种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历史、自然和帝王恩泽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祥瑞与和谐的宇宙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及朝廷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