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同忧有如子,更堪相对两霜髭
出处:《经旬不作诗示明叔》
宋 · 赵蕃
春风著物已熙熙,枯木无心亦自知。
径欲殷勤辞故絮,却怜窘束欠新诗。
老来政怯花经眼,游倦翻成鸟绕枝。
同病同忧有如子,更堪相对两霜髭。
径欲殷勤辞故絮,却怜窘束欠新诗。
老来政怯花经眼,游倦翻成鸟绕枝。
同病同忧有如子,更堪相对两霜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著物:吹拂万物。故絮:旧时的絮语。
政怯:胆怯,此处指害怕。
两霜髭:两鬓斑白的胡须。
翻译
春风拂过万物生机盎然,即使枯木也感受到温暖。小径上我想要告别旧时的絮语,却惋惜自己缺乏新的诗篇。
年老后我害怕看到繁花,游玩疲倦后反而喜欢鸟儿栖息在树枝上。
同样患病忧虑的我们如同父子,更令人感慨的是相对而坐,两鬓斑白。
鉴赏
这首宋诗《经旬不作诗示明叔》是赵蕃所作,描绘了诗人近期的生活状态和心情。首句“春风著物已熙熙”形象地写出春风吹拂万物生长的生机盎然景象,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心境似乎并未随着外界的热闹而活跃,反而显得有些沉静。
“枯木无心亦自知”以枯木自比,表达诗人虽年事已高,内心却如同枯木一般,对世事变迁无太多感触,但仍能感知生活的细微变化。接下来的“径欲殷勤辞故絮,却怜窘束欠新诗”流露出诗人想要摆脱旧日琐事,重拾创作热情的愿望,但又因种种原因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写出新的诗篇。
“老来政怯花经眼,游倦翻成鸟绕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年迈体衰,面对繁花似锦的景色反而感到眼花缭乱,出游的疲惫反而使他只能看着鸟儿在枝头飞绕。这里的“同病同忧有如子”则将明叔视为知己,两人有着相似的境遇和忧虑。
最后两句“更堪相对两霜髭”,诗人感叹与明叔相逢,看到彼此皆已白发苍苍,增添了更深的感慨,揭示了他们共同的老去和人生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