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犀象驱远之,万亿苍生皆按堵
出处:《重题涌金门外杀虎歌》
明 · 胡奎
昔闻尧舜世,大禹平水土。
虎豹犀象驱远之,万亿苍生皆按堵。
储将军,雄且武。
一朝手挽乌号弓,射杀南山白頞虎。
白頞虎,视耽耽。
朝游城之北,暮游城之南。
不有将军一身胆,纵此飞类民何堪。
岂不闻牛哀七日化为虎,兽面不知兄与父。
缚虎易,知人难,方今圣德天地宽。
但愿将军镇藩翰,人不化虎四海皆清安。
虎豹犀象驱远之,万亿苍生皆按堵。
储将军,雄且武。
一朝手挽乌号弓,射杀南山白頞虎。
白頞虎,视耽耽。
朝游城之北,暮游城之南。
不有将军一身胆,纵此飞类民何堪。
岂不闻牛哀七日化为虎,兽面不知兄与父。
缚虎易,知人难,方今圣德天地宽。
但愿将军镇藩翰,人不化虎四海皆清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英雄储将军英勇杀虎的壮举,展现了其非凡的胆识和武艺。诗中通过“昔闻尧舜世,大禹平水土”开篇,引出古代先贤治理天下的辉煌成就,随后点出储将军作为当代英雄,以一己之力守护百姓安宁。诗中对白頞虎的描绘生动形象,将其视为威胁和平的象征,而储将军的出现则如同一道光芒,驱散了这股阴霾。
“白頞虎,视耽耽。朝游城之北,暮游城之南”,通过白頞虎的活动范围和眼神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暗示其对周围环境的威胁。接着,“不有将军一身胆,纵此飞类民何堪”,强调了储将军的勇气和决心,以及他对于保护民众安全所承担的责任。
“岂不闻牛哀七日化为虎,兽面不知兄与父”,这里引用了牛哀化虎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兽性与人性之间的界限模糊,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个体可能展现出的非同寻常的力量或变化。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也寓意着在面对巨大挑战时,个人潜能的爆发。
最后,“缚虎易,知人难,方今圣德天地宽”,表达了对当前时代道德与治理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人性和社会问题时,理解与引导的重要性。诗的结尾“但愿将军镇藩翰,人不化虎四海皆清安”,寄托了对英雄人物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像守护者一样,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让人民免于恐惧,生活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虚构的故事,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神话元素,以及对社会和谐与英雄主义的颂扬,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主题——英雄救世与道德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