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庭下槐,百年霜霰秋
宋 · 晁说之
昔为扁舟客,益觉此生浮。
逮今邮亭役,重膇仍百忧。
嗟予何所可,归去无田畴。
惭愧庭下槐,百年霜霰秋。
上苑谁移根,兔目自山丘。
曾见李长官,矫矫增风流。
欲登退省堂,秀句吟白头。
天上问风月,还似当年不。
逮今邮亭役,重膇仍百忧。
嗟予何所可,归去无田畴。
惭愧庭下槐,百年霜霰秋。
上苑谁移根,兔目自山丘。
曾见李长官,矫矫增风流。
欲登退省堂,秀句吟白头。
天上问风月,还似当年不。
注释
昔:从前。扁舟:小船。
益:更加。
浮:飘忽不定。
逮今:如今。
邮亭役:驿站差事。
重膇:繁重忧虑。
百忧:众多忧虑。
田畴:田地。
惭愧:感到羞愧。
槐:槐树。
霜霰:霜雪。
上苑:皇宫苑囿。
移根:移植根部。
兔目:像兔子的眼睛。
山丘:山岭。
李长官:某位姓李的官员。
矫矫:超群出众。
退省堂:古代官员的休憩之地。
秀句:优美的诗句。
天上:天宫。
风月:自然景色。
翻译
从前我是个漂泊的船客,更加感到人生的无常。如今担任驿站差事,繁重忧虑如同重负。
唉,我又能去哪里呢?没有田地可以回归。
对庭院里的槐树感到惭愧,它历经百年风雨秋霜。
皇宫苑囿中,谁将根移植?如兔眼般在山丘间闪烁。
曾见过李长官,风采出众,风度翩翩。
想登上退省堂,吟咏佳句直到白头。
在天宫询问风月,是否还是当年的模样?
鉴赏
这首宋诗是晁说之所作,题为《宿洛川嘉槐驿其槐真可爱因思李承之待制尝为此县令有所建退省堂存焉》。诗人以扁舟客的身份起笔,感叹人生的漂泊不定,如今担任驿站职务,身心疲惫,满载忧虑。他自问何处可安身,无田可归,对庭下经霜的老槐心生感慨,想起李承之在此地为官时的风采和他修建的退省堂,不禁怀念那个吟咏佳句的时光。最后,诗人抬头望天,询问风月是否依旧如昔,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怀旧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