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老翁为之记,遂使崔名等金石
出处:《送王亢宗赴剑浦丞》
宋 · 赵蕃
青松自是山林物,移植阶除傲难屈。
杂居箠楚尘埃地,譬似高人累簪绂。
孰能哦咏于其下,古今仅有一斯立。
昌黎老翁为之记,遂使崔名等金石。
王郎家世本爱竹,旧说不可无一日。
要将我竹配渠松,聊复从容寄卑秩。
春风咫尺龙蛇动,除地求栽政宜疾。
为铭耘业定谁欤,是公笔力韩之敌。
杂居箠楚尘埃地,譬似高人累簪绂。
孰能哦咏于其下,古今仅有一斯立。
昌黎老翁为之记,遂使崔名等金石。
王郎家世本爱竹,旧说不可无一日。
要将我竹配渠松,聊复从容寄卑秩。
春风咫尺龙蛇动,除地求栽政宜疾。
为铭耘业定谁欤,是公笔力韩之敌。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王亢宗赴剑浦丞》。诗中,诗人以青松和竹子为象征,赞美了王亢宗的品格。青松原生于山林,被移植到阶前,虽身处尘埃,却依然傲骨不屈,象征着王亢宗的高尚节操。诗人提到只有古代的“斯立”(可能指某位贤士)能理解并歌咏这样的品格,而王亢宗的名字也将如同金石般永垂不朽。
王亢宗出身于喜爱竹子的家庭,竹子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诗人希望王亢宗能在剑浦任上,像对待竹松一样,保持清高和坚韧,尽管官职卑微。春天到来时,竹松生长活跃,诗人鼓励他迅速安排种植,期待他能有所作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王亢宗文采的赞赏,认为他的笔力堪比唐代文学大家韩愈,将会在铭刻事迹方面留下深刻的印记。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比喻,寄寓了对友人的期许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