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眼熟林峦认旧缘,耆关峰北入霏烟全文

眼熟林峦认旧缘,耆关峰北入霏烟

宋 · 刘摰
眼熟林峦认旧缘,耆关峰北入霏烟
云房直上三千尺,蜡屐重来十五年。
山奥坐能朝万象,地灵深自接诸天。
暂游久住均如梦,社客何须约白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福严寺的深情厚谊与对自然山水的深刻感悟。首联“眼熟林峦认旧缘,耆关峰北入霏烟”中,“眼熟”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山水的熟悉与情感深厚,“耆关峰北”则点明了地点,而“入霏烟”则以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云房直上三千尺,蜡屐重来十五年”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福严寺的向往与怀念。这里“云房”象征着高远与超脱,“三千尺”夸张地形容了云房的高度,而“蜡屐重来”则暗示了诗人多次造访,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体现了他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和长久的眷恋。

颈联“山奥坐能朝万象,地灵深自接诸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山奥”指山的深处,“万象”指世间万物,这一句意在强调在山的深处,可以感受到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多样。“地灵深自接诸天”则表达了对福严寺所在之地灵气的赞美,认为它与天界有着深刻的联系,充满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

尾联“暂游久住均如梦,社客何须约白莲”则是诗人对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他认为无论是短暂的游览还是长久的居住,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因此不必过于执着于世间的约定俗成,比如邀请朋友共赏白莲这样的社交活动,因为最终一切都将归于虚无。这句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