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斤剪伐虽无虑,生憎俗客来箕踞
出处:《报国寺松歌》
清 · 劳之辨
慈仁古寺数株松,苍然不与凡界同。
二十年前松下径,飞涛谡谡生清风。
前殿偃松荫数亩,纵横诘曲枝青铜。
后殿高松挺千尺,夜深鸾鹤巢其中。
扶疏突兀各异状,株株鳞鬣还相向。
翠色凌霜总不凋,苍皮溜雨原无恙。
僦居往岁我重过,风前月下长摩挲。
偃松就槁高松茂,荣悴相形感叹多。
别后多年思劲质,青松不比人颜色。
到日还来萧寺寻,似觅生平旧相识。
岂知萎谢又非初,枯者无存菀者枯。
哦诗空记蟠枝影,泼墨能描直干无。
松乎松乎,尔宜植根在万仞之冈,岱顶徕峰傲寒雪。
不则宁同处士老,其材支离夭矫足怡悦。
不幸偏栽佛国边,树底无端作市廛。
玉鱼百镒唐陵出,铜雀千金汉代镌。
真松不问问赝贷,忍教灵物埋霜烟。
斧斤剪伐虽无虑,生憎俗客来箕踞。
一夜西山风雨声,拔根定化虬龙去。
二十年前松下径,飞涛谡谡生清风。
前殿偃松荫数亩,纵横诘曲枝青铜。
后殿高松挺千尺,夜深鸾鹤巢其中。
扶疏突兀各异状,株株鳞鬣还相向。
翠色凌霜总不凋,苍皮溜雨原无恙。
僦居往岁我重过,风前月下长摩挲。
偃松就槁高松茂,荣悴相形感叹多。
别后多年思劲质,青松不比人颜色。
到日还来萧寺寻,似觅生平旧相识。
岂知萎谢又非初,枯者无存菀者枯。
哦诗空记蟠枝影,泼墨能描直干无。
松乎松乎,尔宜植根在万仞之冈,岱顶徕峰傲寒雪。
不则宁同处士老,其材支离夭矫足怡悦。
不幸偏栽佛国边,树底无端作市廛。
玉鱼百镒唐陵出,铜雀千金汉代镌。
真松不问问赝贷,忍教灵物埋霜烟。
斧斤剪伐虽无虑,生憎俗客来箕踞。
一夜西山风雨声,拔根定化虬龙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报国寺中的松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松树的非凡气质和坚韧精神。首联“慈仁古寺数株松,苍然不与凡界同”,点出松树生长于古寺,与众不同,显出其超凡脱俗。接下来通过回忆二十年前的松下径,以及前殿和后殿的松树,展现了松树的繁茂和高大,以及夜晚的静谧与神秘。
诗人感慨“偃松就槁高松茂,荣悴相形感叹多”,表达对松树生命力的赞叹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他怀念过去与松树的亲近,期待未来还能再来寻找旧时的友情。然而,松树的命运却发生了变化,由茂盛变为衰败,诗人对此深感惋惜。
最后,诗人借松树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希望松树能如高山峻岭般傲立不屈,而非被世俗所困。对于寺庙中松树的遭遇,他感到痛心,认为真松不应遭受世俗的亵渎。诗的结尾,诗人甚至担忧风雨将松树连根拔起,化为龙去,流露出对松树命运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通过对报国寺松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坚韧品格的崇尚和对世间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