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来聊激浊,澄罢复涵虚
出处:《小渠》
宋 · 宋祁
唐溪析春溜,一股入清渠。
循庭始演漾,走圃辄萦纡。
淙淙漱幽石,唯唯泳纤鱼。
瀑来聊激浊,澄罢复涵虚。
恃源才自润,流波愧挹馀。
循庭始演漾,走圃辄萦纡。
淙淙漱幽石,唯唯泳纤鱼。
瀑来聊激浊,澄罢复涵虚。
恃源才自润,流波愧挹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溪:山间的溪流。春溜:春天的溪水。
清渠:清澈的渠道。
循庭:沿着庭院。
演漾:泛起涟漪。
萦纡:曲折蜿蜒。
淙淙:流水声。
漱:轻拂。
幽石:幽静的石头。
唯唯:水流的声音。
纤鱼:小鱼儿。
激浊:激起浑浊。
涵虚:水面平静。
恃源:依赖源头。
流波:溪流。
挹馀:汲取剩余。
翻译
春天的溪水在山间流淌,汇成一股流入清澈的渠道。沿着庭院流淌,开始在池塘中泛起涟漪,绕过园圃时又曲折蜿蜒。
流水潺潺,轻拂着幽静的石头,小鱼儿欢快地游动。
瀑布落下,暂时激起浑浊,澄清后又恢复了水面的平静。
依靠源头的力量,溪流得以滋润,而我感到惭愧,只能汲取它剩下的恩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谷溪流图景,通过对水流变化和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唐溪析春溜,一股入清渠。”开篇即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道清泉在春日分叉成小溪,然后汇聚进入更为清澈的水渠。这里,“唐溪”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或是泛指古代之溪,通过“析”字突出了溪水分流的景象。
“循庭始演漾,走圃辄萦纡。”接下来,溪水绕过庭院,开始在园圃间缓缓流淌。诗人巧用“演”、“辄”等词,不仅形容了水流的姿态,也表达了它柔和、不急不徐的特性。
“淙淙漱幽石,唯唯泳纤鱼。”溪水轻拍着隐秘之石,发出悦耳的声音,同时也伴随着细小的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这里,“淙淙”和“唯唯”都是拟声词,用以描绘溪流潺潺、鱼儿游动的声音,增强了诗歌的感官体验。
“瀑来聊激浊,澄罢复涵虚。”当水流汇聚成小瀑布时,与其他溪水相遇,便会产生一定的波涛与混浊。然而待到溪水平息之后,又恢复了清澈透明的本质。“聊激”、“复涵”等字眼,生动表现了自然界中水流变化的瞬间美。
“恃源才自润,流波愧挹馀。”最后,诗人以溪水自信而又谦和的心态来结束全诗。溪水之所以能够滋养万物,是因为它来源于自然,不依赖外力;同时,“愧挹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溪流不尽的赞美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溪流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追求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