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始至滋怀恨,不见先生却见山
宋 · 金履祥
来往师门十五年,此山曾近未跻扳。
于今始至滋怀恨,不见先生却见山。
于今始至滋怀恨,不见先生却见山。
注释
师门:指老师或学派的门下,这里指学习的地方。曾近:接近过,但还未实现。
跻扳:攀登,这里指登山。
滋怀恨:满怀遗憾,心中滋生出怨恨。
先生:对老师的尊称。
翻译
在这十五年间,我频繁出入师门,这座山虽然近在咫尺,但我未曾登临。如今首次来到这里,心中充满遗憾,期待见到的先生并未出现,只看见了眼前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所作的《二月丁亥与诸友奠何先生毕退游北山智者寺书二十八言》中的片段。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师门学习十五年后,首次有机会攀登此山,然而遗憾的是未能见到尊敬的先生,只能见到眼前的山景。诗中流露出对先生的怀念和未能亲炙的遗憾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淡淡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师恩的深深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