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回马山陵犹在望,缘边鼓角亦多情全文

回马山陵犹在望,缘边鼓角亦多情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摸金遗孽尚纵横,惆怅偏师捲旆旌。
回马山陵犹在望,缘边鼓角亦多情
冬青留恨天心醉,杨柳为官佛劫轻。
末世最难明大义,赞扬非是重时英。

鉴赏

这首诗《题陈向元泰宁镇去思图》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联“摸金遗孽尚纵横,惆怅偏师捲旆旌”以“摸金”暗喻盗墓者,象征着历史上的邪恶势力依然横行,令人感到惋惜和无奈。接着“惆怅偏师捲旆旌”则表达了对那些未能正确引导历史走向正轨的将领的遗憾之情。

颔联“回马山陵犹在望,缘边鼓角亦多情”转而描写山陵与边疆的景象,山陵虽在望,但似乎也蕴含着某种深意,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不可逆转。鼓角之声,本是战争的象征,却在这里被赋予了“多情”的情感色彩,既是对历史的哀叹,也是对和平的渴望。

颈联“冬青留恨天心醉,杨柳为官佛劫轻”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冬青象征着坚毅与不屈,却留下了遗憾;杨柳则代表柔弱与顺从,却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轻浮。这里通过自然界的植物来隐喻人性与社会现象,表达了对道德沦丧与权力滥用的批判。

尾联“末世最难明大义,赞扬非是重时英”点明主题,指出在末世之时,坚守正义尤为困难,仅仅赞扬一时之英雄,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的警醒,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原则与道义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