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重名节,不义深可耻
出处:《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
元 · 蒲道源
蔼蔼府中英,夫谁可屈指。
窦君长安人,众论共推美。
气和更敏才,志锐方壮齿。
留胸无芥蒂,出语有纲纪。
一朝过我辞,试问其所以。
庙堂新立法,为吏互迁徙。
简书迫程期,信宿不容止。
门当道途旁,所幸还乡里。
闻之心惘然,别绪纷莫理。
一杯送归鞯,一言赠吾子。
人生重名节,不义深可耻。
青云路虽高,欲致由践履。
去去宜勉旃,好音行洗耳。
窦君长安人,众论共推美。
气和更敏才,志锐方壮齿。
留胸无芥蒂,出语有纲纪。
一朝过我辞,试问其所以。
庙堂新立法,为吏互迁徙。
简书迫程期,信宿不容止。
门当道途旁,所幸还乡里。
闻之心惘然,别绪纷莫理。
一杯送归鞯,一言赠吾子。
人生重名节,不义深可耻。
青云路虽高,欲致由践履。
去去宜勉旃,好音行洗耳。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蒲道源的《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官场世态的深刻洞察。诗中以“蔼蔼府中英”开篇,赞美了窦彦立在官府中的杰出才能与高尚品德,暗示了他深受众人推崇的事实。接着,“气和更敏才,志锐方壮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窦彦立性格的平和与才华的出众,以及他正值壮年,正是施展抱负的最佳时期。
“留胸无芥蒂,出语有纲纪。”则赞扬了窦彦立心胸开阔,言谈举止皆有章法,体现了他的成熟与稳重。然而,好景不长,诗中转而描述了窦彦立因朝廷新立的法令而不得不离开,踏上迁调之路。“庙堂新立法,为吏互迁徙。”一句点明了官场的变动与无奈,表达了对友人不得不离开的惋惜之情。
“简书迫程期,信宿不容止。”说明了官府文书的紧迫性,使得窦彦立无法停留,只能匆匆上路。面对离别,诗人感同身受,心中满是惘然与不舍。“闻之心惘然,别绪纷莫理。”生动地刻画了离别的复杂情感。
最后,诗人以一杯酒相送,一句赠言,表达了对窦彦立的祝福与期待:“人生重名节,不义深可耻。青云路虽高,欲致由践履。去去宜勉旃,好音行洗耳。”这不仅是对窦彦立个人品格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官员的期望——无论前路如何艰难,都应坚守正直,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达到人生的高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对官场现象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