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至和滋形,神与天遇全文

至和滋形,神与天遇

出处:《醉乡十二首 其十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大哉春宇,温厚凝聚。
靡有冱寒,暖于吹煦。
厥俗孔洽,恬无憎妒。
高阳之徒,历年熟路。
惟楚屈平,欲来莫赴。
我至是邦,妙莫能喻。
至和滋形,神与天遇
载朗笑咏,金玉韶頀。
至清之气,嘘呵风露。
喜若悟道,默契玄趣。
陋彼市朝,喧隘弗寤。
愿我遐年,克寿厥寓。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名为《醉乡十二首》中的第十首。诗中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春日景象,充满了温暖、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首句“大哉春宇,温厚凝聚”开篇即赞美春天宇宙的广阔与温暖,万物在春的滋养下凝聚生长。接着,“靡有冱寒,暖于吹煦”进一步描述了春天的温暖,没有严寒的侵袭,如同春风拂面般舒适宜人。接下来的“厥俗孔洽,恬无憎妒”则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赞美,人们相处融洽,没有嫉妒之心,营造出一片祥和的氛围。

“高阳之徒,历年熟路”借用了古代帝王高阳氏的典故,暗示了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积淀。“惟楚屈平,欲来莫赴”则提到了楚国诗人屈原,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对于现实的无奈与逃避之意。

“我至是邦,妙莫能喻”点明了诗人到达的地方,这里的美妙难以言喻,暗示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深喜爱与向往。接下来的“至和滋形,神与天遇”进一步强调了和谐与自然的融合,仿佛与天地间的一切都产生了共鸣。

“载朗笑咏,金玉韶頀”描绘了诗人在这里的生活状态,他快乐地笑语欢歌,仿佛与金玉般的音乐共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最后,“至清之气,嘘呵风露”则形容了空气的清新,如同轻轻吹过的风露,给人以清凉与舒适的感受。

“喜若悟道,默契玄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对宇宙奥秘的领悟,与自然界的微妙之处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陋彼市朝,喧隘弗寤”则对比了外界的喧嚣与忙碌,诗人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愿我遐年,克寿厥寓”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余生,享受长寿与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诗人内心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