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鄙频挥麈,曾窥一运斤全文

不鄙频挥麈,曾窥一运斤

宋 · 孙应时
书卷平生事,篝灯静夜分。
韵钧奏韩柳,黼黻补卿云。
不鄙频挥麈,曾窥一运斤
词人嗟不遇,地下早修文。

注释

书卷:书籍或一生的经历。
篝灯:油灯,古代照明工具。
韵钧:比喻文章的韵律和节奏。
韩柳:指韩愈和柳宗元,唐代著名散文家。
黼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这里比喻华丽的文字。
卿云:古代对士人的尊称,也指学问高深。
挥麈:挥动麈尾,古人读书时常用以驱赶蚊蝇,这里指写作。
运斤:出自《庄子》故事,形容技艺纯熟,这里指运用文字。
嗟:叹息。
不遇:不得志,未逢伯乐。
修文:修炼文学,提高写作水平。

翻译

一生的事迹都记载在书卷中,夜晚在烛光下静静阅读。
如同音乐家演奏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用华丽的辞藻丰富自己的学识。
不以频繁挥笔为耻,曾经尝试过像鲁班那样精准地运用文字。
感叹词人命运多舛,未得施展才华,已在地下开始提前修炼文学功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李中甫使君(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书卷与灯光下静谧夜晚的生活氛围,以及他对古代文豪韩愈、柳宗元文学风格的赞赏和模仿。在这平淡而深远的夜晚,诗人通过阅读和写作来补充自己的学识,表现出一种不甘寂寞、渴望施展才华的情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运不遇、才能未被赏识的感慨,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个文人在夜晚独自研读写作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