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九经石,岁久麝煤寒
出处:《效进士作观成都石经》
宋 · 黄庭坚
成都九经石,岁久麝煤寒。
字画参工拙,文章可鉴观。
危邦犹劝讲,相国校雕刊。
群盗烟尘后,诸生竹帛残。
王春尊孔氏,乙夜诏甘盘。
愿比求诸野,成书上学官。
字画参工拙,文章可鉴观。
危邦犹劝讲,相国校雕刊。
群盗烟尘后,诸生竹帛残。
王春尊孔氏,乙夜诏甘盘。
愿比求诸野,成书上学官。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效进士作观成都石经》,通过对成都九经石的描绘,展现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诗中首先提到石经年代久远,表面的麝煤痕迹已显得寒凉,暗示其历经沧桑。接着,诗人赞赏石经上的字迹,既有精细之处,也有粗犷之感,体现了古人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厚底蕴。
石经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还具有教育和警示的作用,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仍有人倡导讲学,政府也积极参与校订。战乱之后,石经虽遭损毁,但仍有学者从中汲取知识,显示出其不朽的生命力。诗中提及的“王春尊孔氏”和“乙夜诏甘盘”,反映了官方对儒家经典的尊崇和对教育的重视。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这些石经能像散落民间的珍宝一样被寻回,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经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对知识传播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