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近门方不险,刺桐疏处见僧归
出处:《高山寺晚望》
宋 · 徐照
石路近门方不险,刺桐疏处见僧归。
小坡重叠无平屋,四月阴寒尚裌衣。
山到道州高莫比,水分湘口绿相围。
暮云不隔东南望,一片遥兼白鸟飞。
小坡重叠无平屋,四月阴寒尚裌衣。
山到道州高莫比,水分湘口绿相围。
暮云不隔东南望,一片遥兼白鸟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石路:用石头铺成的道路。方:才。
不险:不算险峻。
刺桐:一种落叶乔木。
疏处:稀疏的地方。
僧归:僧人归来。
小坡:小山丘。
重叠:层层叠叠。
平屋:平坦的房屋。
尚:仍然。
裌衣:夹衣。
山到道州:山势到了道州。
高莫比:再无出其右的高度。
水分湘口:湘江之水。
绿相围:满眼翠绿环绕。
暮云:傍晚的云雾。
东南望:向东南眺望。
一片:远方一片。
遥兼:同时包含。
白鸟飞:白鸟飞翔。
翻译
石头铺成的小路靠近门口才不算险峻,稀疏的刺桐树后有僧人归来。小小的山坡层层叠叠没有平坦的房屋,四月里仍然穿着夹衣抵御阴冷。
山势到了道州再无出其右,湘江水围绕着这里,满眼翠绿。
傍晚的云雾挡不住向东南的眺望,远方一片景色中,白鸟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山寺周边的自然景色和诗人晚望时的感受。首句“石路近门方不险”,写出了寺庙所在环境的险峻,但靠近门口的道路却显得较为安全。次句“刺桐疏处见僧归”,通过稀疏的刺桐树丛,诗人瞥见僧人归寺,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小坡重叠无平屋”描绘了地形的起伏,没有平坦的房屋,显示出山野的自然风貌。接下来,“四月阴寒尚裌衣”则暗示了当地气候的凉爽,即使在春季四月,仍需穿着夹衣保暖。
“山到道州高莫比”一句,强调了此地山势之高,超过了道州其他地方。而“水分湘口绿相围”则描绘了山水相映的美景,湘江的水色与周围的绿色植被相映成趣。
最后两句“暮云不隔东南望,一片遥兼白鸟飞”,诗人站在高处远望,暮云并未遮挡视线,远处的天际线与飞翔的白鸟构成了一幅开阔的画面,给人以悠远宁静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高山寺的地理环境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理想化的山水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