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献书惭痛哭,避地独无聊全文

献书惭痛哭,避地独无聊

宋 · 刘一止
社醵遗风在,田家礼数饶。
玉人疑解意,孺子故来邀。
禦寇惊先馈,庚桑惧见杓。
习乡俱尚齿,惇族悟疏苗。
未见雕戈静,方欣玉烛调。
山寒时作暝,火老不成歊。
酾酒无留榼,蒸豚发堕樵。
蛮讴声带苦,村舞拍频招。
野性疏钟鼎,官身脱市朝。
形随石骨瘦,心与涧花彫。
朔漠音尘断,膻胡意气骄。
谁为今定远,空作老边韶。
枉矢知天变,双桃验服妖。
献书惭痛哭,避地独无聊
复古周宣治,中兴太白谣。
明年及春社,愁鬓雪应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中一次典型的乡村社饮活动,展现了当时农村生活的风俗习惯和人文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间聚会的热闹场景,以及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与淳朴情感。

首句“社醵遗风在”,点明了这次聚会是遵循传统习俗,体现了对古代社祭文化的传承。接着,“田家礼数饶”则强调了乡村礼仪的丰富多样,展现出农耕社会特有的文化氛围。

“玉人疑解意,孺子故来邀”两句,生动描绘了聚会中不同年龄层人物的互动,既有成年男女的默契交流,也有孩童的活泼参与,体现了乡村社会的温馨和谐。

“禦寇惊先馈,庚桑惧见杓”则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聚会中的欢愉气氛,仿佛连自然界的生物也感受到了这份快乐。

“习乡俱尚齿,惇族悟疏苗”揭示了聚会中尊重长者、团结族人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乡村社会的伦理观念。

“山寒时作暝,火老不成歊”描绘了聚会环境的自然景色,山寒夜深,火光温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酾酒无留榼,蒸豚发堕樵”则展示了聚会中的美食与饮酒场景,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富足与欢乐。

“蛮讴声带苦,村舞拍频招”通过对比,描绘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融,展现了乡村社会的开放与包容。

“野性疏钟鼎,官身脱市朝”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解脱,体现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形随石骨瘦,心与涧花彫”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虽身处困境,但内心仍保持着坚韧与高洁。

“朔漠音尘断,膻胡意气骄”反映了当时边疆的紧张局势,预示着国家面临的挑战。

“谁为今定远,空作老边韶”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期待。

“枉矢知天变,双桃验服妖”暗示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献书惭痛哭,避地独无聊”表达了诗人面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与痛苦,以及寻求逃避现实的孤独感。

“复古周宣治,中兴太白谣”寄托了诗人对历史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复兴的希望。

“明年及春社,愁鬓雪应消”则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宋代乡村社饮的热闹场景,还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道德伦理、个人情感以及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