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识破元来易,言传恐未真全文

识破元来易,言传恐未真

宋末元初 · 方回
蹉跎早七旬,老健保清贫。
识破元来易,言传恐未真
但能积阴德,焉用出阳神。
释怨恩须报,天终相吉人。

注释

蹉跎:指时间的流逝或岁月的耽误。
七旬:七十岁。
老健:年老而健康。
清贫:贫穷。
识破:看透,明白。
元来:本来,原本。
易:容易。
积阴德:积累隐蔽的善行。
出阳神:显露超自然的力量。
释怨:化解怨恨。
恩须报:恩情应当回报。
相吉人:庇佑善良的人。

翻译

人生已过七十载,依然身体硬朗却生活清苦。
深知道理本简单,但口头传授可能不真切。
重要的是积累善行,何需显露超凡能力。
恩怨要懂得化解,善有善报,上天最终会庇佑好人。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方回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属于《老而健贫而自诗志其喜》八首中的第八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后半程的思考和心得。

“蹉跎早七旬,老健保清贫。” 这两句通过数字"七旬"(古代指70岁)强调了自己已经步入老年,但仍保持着健康和身体上的轻松。"清贫"不仅是物质上的简朴,更有精神上的洁净。

“识破元来易,言传恐未真。”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力已经很强,可以看穿许多事情的本质,但同时也表示了对于流传下来的言论持保留态度,因为它们可能并不完全真实。

“但能积阴德,焉用出阳神。” 这里"积阴德"意味着通过内在的修养和善行积累美德,而"焉用出阳神"则指不需要外露的神通或超自然的能力。诗人强调的是内心的修为而非外在的表现。

“释怨恩须报,天终相吉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待人接物的态度,即放下仇恨,对于恩惠则要适时回报,并相信自然界会让善良的人得到好的结果,这里的"吉人"指的是那些有着好心态和行为的人。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在面对老年生活时的从容与自信,以及对于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