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全文

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

出处:《上天竺
宋 · 孙雄飞
行穷湖上径,迤逦到林峦。
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
楼台栖树杪,钟磬闹云端。
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

拼音版原文

xíngqióngshàngjìngdàolínluán

shòushuǐqīngshānhán

lóutáishùshāzhōngqìngnàoyúnduān

xiàomíngwèinéngláiguàguā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竺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宗教之静谧融合一体。

首联“绝巘盘纡入紫烟,上方疏磬礼金仙”,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山峰蜿蜒、烟雾缭绕的景象,仿佛通往仙境的道路。接着,“上方疏磬礼金仙”一句,点明了此处是供奉神灵之地,通过轻柔的钟声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与膜拜。

颔联“慈云不动初禅地,水月空明自在天”,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环境的平和与神圣。慈云象征着慈悲与祥和,不动则暗示了内心的宁静;水月空明则展现了清澈透明的自然景观,与“自在天”相呼应,表达了人在自然与神灵面前的自由与超脱。

颈联“九里古松龙鬣尽,六时清梵鸟音传”,通过九里长的古松与鸟儿在清晨六时的清唱,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古松象征着时间的久远与生命的坚韧,而鸟鸣则增添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和谐。

尾联“此生流浪逢多难,硕洒杨枝大士前”,诗人感叹自己一生漂泊,历经磨难,最终在大士(可能指观音菩萨)面前寻求解脱与慰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深切依赖与渴望得到心灵庇护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天竺山的自然美景与宗教精神的交融,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