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苕戴坠露,黄鸟复鸣秋
出处:《古诗五章奉寄徐南卿邹致和二贤良五首》
明 · 刘崧
长林何逶迤,下荫清溪流。
芳苕戴坠露,黄鸟复鸣秋。
远色正苍苍,众木一何稠。
星垂水面白,云落岩口幽。
思得良友晤,可以汎方舟。
芳苕戴坠露,黄鸟复鸣秋。
远色正苍苍,众木一何稠。
星垂水面白,云落岩口幽。
思得良友晤,可以汎方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古诗五章奉寄徐南卿邹致和二贤良五首(其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象。首句“长林何逶迤”展现了蜿蜒曲折的林木,给人以深远之感。接下来,“下荫清溪流”描绘了林木覆盖下的清澈溪水,清凉宜人。
“芳苕戴坠露”写的是清晨草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清新脱俗。“黄鸟复鸣秋”则通过黄鸟的鸣叫,点出时令为秋季,增添了季节的气息。诗人观察细致,将景色描绘得生动活泼。
“远色正苍苍,众木一何稠”两句进一步描绘远处的景色,树木繁茂,色彩深沉,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星垂水面白,云落岩口幽”运用了星月倒映在水面和白云飘落在山崖的意象,营造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思得良友晤,可以汎方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希望能与好友一同乘舟泛游,共享这宁静美好的自然风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林的美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友情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