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五章奉寄徐南卿邹致和二贤良五首(其四)
芳苕戴坠露,黄鸟复鸣秋。
远色正苍苍,众木一何稠。
星垂水面白,云落岩口幽。
思得良友晤,可以汎方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古诗五章奉寄徐南卿邹致和二贤良五首(其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象。首句“长林何逶迤”展现了蜿蜒曲折的林木,给人以深远之感。接下来,“下荫清溪流”描绘了林木覆盖下的清澈溪水,清凉宜人。
“芳苕戴坠露”写的是清晨草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清新脱俗。“黄鸟复鸣秋”则通过黄鸟的鸣叫,点出时令为秋季,增添了季节的气息。诗人观察细致,将景色描绘得生动活泼。
“远色正苍苍,众木一何稠”两句进一步描绘远处的景色,树木繁茂,色彩深沉,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星垂水面白,云落岩口幽”运用了星月倒映在水面和白云飘落在山崖的意象,营造出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思得良友晤,可以汎方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希望能与好友一同乘舟泛游,共享这宁静美好的自然风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林的美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友情的呼唤。
词语解释
苍苍的意思:◎ 苍苍 cāngcāng(1) [ashy;pale;grey]∶灰白色的两鬓苍苍十指黑(2) [be vast and hazy]∶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天苍苍,地茫茫(3) [flourishing]∶茂盛,众多的样子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长林的意思:(1).高大的树林。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涉兰圃,登重基。背长林,翳华芝。” 晋 陆机 《赴洛》诗之一:“南望泣玄渚,北迈涉长林。”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满目雪色长林,欣欣然迎着我这万里羁客。”(2).喻隐逸者的居处。 南朝 宋 范晔 《乐游应诏诗》:“探己谢丹黻,感事怀长林。” 明 高启 《松隐为爱叔能赋》:“我今身似浮云閒,正合著在长林间。”参见“ 长林丰草 ”。...
垂水的意思:(1).瀑布。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记》:“爰有嘉木美卉,垂水藂峯。”(2).薇的别名。《尔雅·释草》:“薇,垂水。” 邢昺 疏:“草生於水滨,而枝叶垂於水者曰薇。”...
方舟的意思:两船相并。《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成玄英 疏:“两舟相并曰方舟。” 汉 班固 《西都赋》:“方舟并騖,俛仰极乐。”《梁书·武帝纪上》:“ 郧城 、 竟陵 间粟,方舟而下; 江陵 、 湘中 之兵,连旗继至。” 唐 陈希烈 《奉和圣制三月三日》:“锦缆方舟渡,琼筵太乐张。”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汰侈》:“ 江 南风俗,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趍疾进者为胜。” 清 方文 《留别宋子建徐闇公》诗:“春雨方舟海上来,簫声长近 凤凰臺 。”...
可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好;不坏。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作补语) (2)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利害:你这张嘴真可以。(作谓语)...
良友的意思:◎ 良友 liángyǒu[good friend (companion)] 益友,有才德而有助于己的朋友。今常泛指好友...
面白的意思:当面直说。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叉》:“ 叉 刚直,能面白人短长,其服义则又弥缝若亲属然。”...
水面的意思:◎ 水面 shuǐmiàn(1) [surface of water]∶水的表层水面上有好多脏物(2) [water area]∶水的面积这池塘水面约一百平方米...
逶迤的意思:◎ 逶迤 wēiyí[winding;meandering]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山路逶迤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长征》...
溪流的意思:◎ 溪流 xīliú[brook;rivulet] 山间的小股水流;溪水...
一何的意思:◎ 一何 yīhé[how] 何其,多么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妇啼一何苦。...
远色的意思:远天的颜色。 隋 薛道衡 《夏晚》诗:“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元 马臻 《德清夜泊》诗:“远色变昏晦,卸帆依浅沙。”不近女色。《礼记·坊记》:“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 清 唐甄 《潜书·两权》:“今有厚养之士,节食,远色,导气,服药,身无疾病,可以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