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帑犒师风猛士,掩骼吊死亦扶伤
出处:《读邸报愤奴警纪事》
明 · 林熙春
五百贞元太运昌,龙飞天子正当阳。
频繁召对欢鱼水,综核万几振纪纲。
独秉太阿锄逆党,广询民瘼冀平康。
讵意辽氛仍未净,天下竭膏奉一方。
彦伯东征期雪耻,孽奴何事敢跳梁。
坌河不渡威犹壮,何不妨其所不妨。
假道虏西为响导,历年徒剜款肝肠。
导从中协大安日,一入长城大肆殃。
围蓟围遵山压卵,三军如雨溃如狂。
搢绅削发甘从贼,逢掖翩翩嬩大羊。
将吏逃亡风偃草,谁人死守护封疆。
九重赫怒逮□马,督师亦且下桁杨。
中夜赐环孙枢□,飞骑四出召勤王。
勤王未集张湾破,固安涿鹿及良乡。
云扰郊原殊岌岌,天王神武不仓皇。
百万登陴旌蔽汉,大臣勋戚守门墙。
幸来枢辅捍通州,满帅长驱亦大创。
身殒州全东辅固,翻从西遁窥玄藏。
金山砥柱词臣力,陵寝无虞死亦芳。
复向榆关辇玉帛,犹然妄意克城隍。
昌黎尚饮睢阳血,永平何猝堕黄堂。
天子拜将总六军,一马如龙驾腾骧。
发帑犒师风猛士,掩骼吊死亦扶伤。
人言主忧为臣辱,敢不卧薪与胆尝。
闻贼聚城鱼聚釜,釜鱼敢复望汪洋。
雷霆震撼归何处,小丑何难奏凯扬。
自古犯华信有之,数月腥膻柰可常。
岂是天心欲启圣,端为宗社卜灵长。
频繁召对欢鱼水,综核万几振纪纲。
独秉太阿锄逆党,广询民瘼冀平康。
讵意辽氛仍未净,天下竭膏奉一方。
彦伯东征期雪耻,孽奴何事敢跳梁。
坌河不渡威犹壮,何不妨其所不妨。
假道虏西为响导,历年徒剜款肝肠。
导从中协大安日,一入长城大肆殃。
围蓟围遵山压卵,三军如雨溃如狂。
搢绅削发甘从贼,逢掖翩翩嬩大羊。
将吏逃亡风偃草,谁人死守护封疆。
九重赫怒逮□马,督师亦且下桁杨。
中夜赐环孙枢□,飞骑四出召勤王。
勤王未集张湾破,固安涿鹿及良乡。
云扰郊原殊岌岌,天王神武不仓皇。
百万登陴旌蔽汉,大臣勋戚守门墙。
幸来枢辅捍通州,满帅长驱亦大创。
身殒州全东辅固,翻从西遁窥玄藏。
金山砥柱词臣力,陵寝无虞死亦芳。
复向榆关辇玉帛,犹然妄意克城隍。
昌黎尚饮睢阳血,永平何猝堕黄堂。
天子拜将总六军,一马如龙驾腾骧。
发帑犒师风猛士,掩骼吊死亦扶伤。
人言主忧为臣辱,敢不卧薪与胆尝。
闻贼聚城鱼聚釜,釜鱼敢复望汪洋。
雷霆震撼归何处,小丑何难奏凯扬。
自古犯华信有之,数月腥膻柰可常。
岂是天心欲启圣,端为宗社卜灵长。
鉴赏
这首诗《读邸报愤奴警纪事》由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表达了对当时边疆战事的深切关注和对朝廷决策的忧虑。诗中描绘了从“贞元”时期开始的国家兴盛景象,龙飞天子象征着君主的英明统治,频繁召对和综合处理政务,展现了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国家治理的重视。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辽国侵扰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使得天下百姓深受其苦,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接着,诗人提到了彦伯东征以雪前耻,但叛乱者却依然猖獗,甚至利用盟友之力,导致战争持续不断,军民伤亡惨重,士气低落,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在这一背景下,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派遣将领、调集军队、加强边防等,但最终仍未能阻止战事的扩大和深入。诗中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包括士兵的逃亡、士绅的投降、将领的牺牲,以及朝廷高层的决策与行动。
最后,诗中提到虽然面对强大的敌人,皇帝仍然坚持亲自指挥,展现了其坚定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的人物描绘,展现了明代中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