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关门寂无人,烧香坐隐几全文

关门寂无人,烧香坐隐几

出处:《宴坐轩
宋 · 邓肃
客食突不黔,马上肉消髀。
所得知几何,此生亦茅靡。
何如丰岩公,一室万缘止。
竹林能清幽,岩窦富奇伟。
关门寂无人,烧香坐隐几
今年忽猿惊,杖屦数百里。
持此凝宴坐,老师一启齿。
我岂死灰如,春风吹不起。
请君看九渊,止水即一洗。

拼音版原文

shíqiánshàngròuxiāo

suǒzhīshēngmáo

fēngyángōngshìwànyuánzhǐ

zhúlínnéngqīngyōuyándòuwěi

guānménrénshāoxiāngzuòyǐn

jīnniányuánjīngzhàngshùbǎi

chíníngyànzuòlǎoshī齿chǐ

huīchūnfēngchuī

qǐngjūnkànjiǔyuānzhǐshuǐ

注释

客食:客人的食物。
突不黔:简单。
马上:在马背上。
髀:大腿。
几何:多少。
茅靡:随风倒。
何如:比得上。
丰岩公:某位名叫丰岩公的人。
万缘止:一切归于平静。
竹林:幽静的竹林。
岩窦:山洞。
关门:关门独处。
隐几:静坐。
猿惊:被猿声惊扰。
数百里:数百里远。
凝宴坐:静坐沉思。
老师:导师。
死灰:死灰般无生气。
春风吹不起:能被春风吹醒。
九渊:深深的深渊。
止水:静止不动的水。
一洗:洗净。

翻译

客人吃的食物简单,马背上肉都快没了。
得到的又能有多少,这一生就像草木随风倒。
哪比得上丰岩公,他的生活一切归于平静。
竹林幽静宜人,山洞里充满奇特壮丽。
关门独坐无人打扰,只闻香烟袅袅,静坐冥想。
今年忽然被猿声惊扰,行走数百里寻找安宁。
我静坐沉思,老师的教诲如同春风拂面。
我并非死灰般毫无生机,哪怕春风吹过也能苏醒。
请你看那深邃的九渊,止水之中能洗净心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场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名利和对自然美好的享受与融合。开篇“客食突不黔,马上肉消髀”写出了诗人对野趣的追求和对简单饮食的满足。

接着,“所得知几何,此生亦茅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认同。这里的“茅靡”暗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下文“何如丰岩公,一室万缘止”中,提到了“丰岩公”,可能是指某位隐逸之士,用以自比,表达了对那种能在一室之内断绝尘世万缕的境界的向往。

“竹林能清幽,岩窦富奇伟”则描绘了一种深邃幽静的自然环境,竹林和岩洞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形容隐逸生活的意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关门寂无人,烧香坐隐几”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诗人在空无一人的关门前,通过烧香来净化心灵,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随后,“今年忽猿惊,杖屦数百里”可能是写了一次出行的经历,由于“猿惊”常用来形容突发事件,这里可能是在描述一次急遽而来的旅行或逃避。

紧接着,“持此凝宴坐,老师一启齿”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次经历后,更加珍惜现有的宁静生活,并通过老师的教导来进一步坚定自己的隐逸决心。

“我岂死灰如,春风吹不起”中,“死灰”形容一种无生命、毫无希望的情况,但诗人并未感到绝望,因为他相信就像春风可以唤醒沉睡的大地一样,也能唤醒他的内心世界。

最后,“请君看九渊,止水即一洗”则可能是在比喻自己的心灵之澄清,就像“九渊”之水能够通过一次涤荡而变得清净无瑕一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