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从之上广寒,挹取金波洗尘世
风凄露冷雨涔涔,草木山川遍憔悴。
天公有眼老亦昏,妙手凭谁刮双翳。
一年佳月在今夕,可奈太清云点缀。
大威神力宰官身,开阖阴阳本游戏。
晚来微念入何许,顷刻氛霾变澄霁。
坐客惊起一凭栏,三峨新扫脩眉翠。
瑶台飞镜贴寒空,流水无声光满地。
明吞万象却星辰,影落千岩走魑魅。
樽罍预设众初疑,唤得嫦娥乃容易。
良夜沈沈桂树高,兴发却嗟清影驶。
此时此乐不长有,一醉已拚那敢避。
更阑酒尽东方白,望舒迤逦还归辔。
我欲从之上广寒,挹取金波洗尘世。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大火:烈火。西流:向西倾斜。
金用事:映照金光。
蟠杀气:弥漫杀气。
凄露:寒冷露水。
刮双翳:除去遮蔽。
太清云:清冷的云彩。
大威神力:神威之力。
开阖阴阳:掌控天地。
顷刻:瞬间。
氛霾:乌云。
瑶台飞镜:明亮的月光。
沈沈:深深的。
兴发:兴起心情。
那敢避:不敢逃避。
望舒:月亮的别称。
上广寒:前往月宫。
金波:月光。
翻译
烈火西倾映金光,笼罩四方杀气弥漫。风雨交加露水冷,草木山川皆显憔悴。
苍天无眼老者昏暗,谁能施展神手除蔽。
今宵月圆正当佳,无奈清云作点缀。
神威之力在官员,掌控天地如同游戏。
夜深思绪飘何处,转瞬乌云变晴朗。
宾客惊醒凭栏望,三峨山色如新妆。
明镜照寒空如瑶台,流水无声洒满地。
吞星纳月显威光,月影掠过千岩魅影藏。
众人疑虑酒杯前,轻易唤来嫦娥仙。
深夜桂花香气浓,美景兴起却易逝。
此刻欢乐难长久,一醉方休不敢留。
夜深酒尽东方白,望舒驾车渐远去。
我欲随月上广寒,取金波洗净红尘烦忧。
鉴赏
这首宋诗《中秋待月以星辰避彩乾坤静为韵分得避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展现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以及对人间欢乐的追求和对尘世的反思。
首句“大火西流金用事,四海八荒蟠杀气”,以大火(心宿二)西沉象征秋意渐浓,天地间弥漫着肃杀之气。接下来,“风凄露冷雨涔涔,草木山川遍憔悴”描绘了秋夜的凄凉,万物显得疲惫不堪。
诗人感慨“天公有眼老亦昏,妙手凭谁刮双翳”,暗示即使天公苍老,也无法驱散乌云。然而,在这中秋佳节,“一年佳月在今夕”,月亮依然明亮,却被云彩遮掩。“大威神力宰官身,开阖阴阳本游戏”暗指月亮的运行掌控在自然法则之中,如同游戏。
“晚来微念入何许,顷刻氛霾变澄霁”表达了诗人瞬间的感悟,心境由阴转晴,如同乌云散去。接着,诗人与宾客共赏月色,感叹时光易逝,“良夜沈沈桂树高,兴发却嗟清影驶”。
“此时此乐不长有,一醉已拚那敢避”表达出诗人珍惜眼前欢乐,愿意借酒消愁。夜深人静,“更阑酒尽东方白”,月亮继续升起,诗人期待能跟随月光前往广寒宫,洗涤尘世。
整首诗以“避”字为韵,通过中秋赏月这一场景,寓言人生短暂,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