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卜居之什,其心孔悲全文

卜居之什,其心孔悲

出处:《亭菊
明 · 何维柏
迢迢我思,远莫致之。
三闾餐英,宏放厥词。
卜居之什,其心孔悲
柴桑三径,作德是宜。
允矣君子,百世之师。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引用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赞美与敬仰。首句“迢迢我思,远莫致之”以悠长的距离隐喻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却难以触及,引出下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接着,“三闾餐英,宏放厥词”提到屈原(三闾大夫)的饮食选择和豪放的言辞,暗示了诗人对屈原高洁品质和不拘一格的文风的钦佩。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离骚》等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卜居之什,其心孔悲”则进一步描述了屈原在《卜居》中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切忧虑。这反映了屈原作品中常常流露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随后,“柴桑三径,作德是宜”转而提到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的归隐生活。陶渊明在柴桑(今江西九江)的三径,过着简朴而自得的生活,体现了他崇尚自然、追求道德完善的人生哲学。这里将屈原与陶渊明并提,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对理想生活的不同追求,以及他们对道德、人格的共同重视。

最后,“允矣君子,百世之师”是对上述两位文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们是值得后世学习的典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句话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人的引用和对比,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和道德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