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不与魄俱沈,鱼腹孤忠耿至今
宋 · 林景熙
高名不与魄俱沈,鱼腹孤忠耿至今。
翠碣已书身后谥,寒泉犹照死时心。
神游旧月山河改,梦断疏槐风雨深。
埋骨誓终从武穆,栖霞岭树隔秋阴。
翠碣已书身后谥,寒泉犹照死时心。
神游旧月山河改,梦断疏槐风雨深。
埋骨誓终从武穆,栖霞岭树隔秋阴。
注释
高名:高尚的名声。魄:灵魂。
沈:沉没。
鱼腹:鱼腹中的遗志。
孤忠:独自坚守的忠诚。
翠碣:青翠的墓碑。
身后谥:死后封号。
寒泉:冰冷的泉水。
死时心:生前的决心。
神游:精神游历。
旧月:过去的月亮。
山河改:江山变化。
梦断:梦醒。
疏槐:稀疏的槐树。
风雨深:风雨交加的夜晚。
埋骨:死后葬身。
武穆:岳武穆,南宋抗金名将。
栖霞岭:地名,可能指具体的陵墓所在。
树隔秋阴:树木遮挡了秋天的阴郁。
翻译
高尚的名声不会随灵魂沉没,忠诚如鱼腹中的遗志至今依然鲜明。墓碑上刻着身后封号,冰冷的泉水映照着生前的坚定之心。
在梦中神游,但江山已非往昔,梦境中断于稀疏槐树下的风雨之夜。
我发誓要像岳武穆一样,死后也要葬身于此,栖霞岭上的树木遮挡了秋天的阴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题为《太学同舍徐应穮誓义沈井后十年众为营墓立碑私谥正节先生》。诗中表达了对故友徐应穮高尚节操的深深敬仰和怀念。首句“高名不与魄俱沈”赞扬了徐应穮虽死犹生的精神,他的名声并未随其肉体消失;“鱼腹孤忠耿至今”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忠诚,即使身死,这份忠贞仍在人们心中铭记。
第二句“翠碣已书身后谥”,描述了徐应穮死后得到的身后评价,他的正直得到了认可;“寒泉犹照死时心”则以寒泉比喻其纯洁的内心,即使逝去,仍如泉水清澈可见。接下来,“神游旧月山河改,梦断疏槐风雨深”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徐应穮的灵魂在历经沧桑后,仍坚守着对国家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一句“埋骨誓终从武穆,栖霞岭树隔秋阴”表达了对徐应穮英勇精神的追慕,他如同抗金英雄岳飞(武穆)一样,其墓地被青翠的栖霞岭树木环绕,秋意笼罩,象征着他的遗志将永远荫庇后人。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徐应穮事迹的叙述和环境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亡友深深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