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借榻到僧扉,虽安未是归全文

借榻到僧扉,虽安未是归

出处:《宿道王兰若
明 · 高启
借榻到僧扉,虽安未是归
瞑禽愁雪意,夜筱助风威。
烛尽思燃带,衾寒起覆衣。
不知孤棹去,明夕更何依。

拼音版原文

jièdàosēngfēisuīānwèishìguī

míngqínchóuxuě筿xiǎozhùfēngwēi

zhújìnrándàiqīnhán

zhīzhàomínggèng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宿道王兰若》。诗中描绘了诗人借宿在僧舍的经历和感受。首句“借榻到僧扉”,简洁地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投宿情景,僧舍的门扉为他提供了一处暂时的栖身之处。然而,“虽安未是归”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家的思念,即使身处安宁之地,也意识到这不是真正的归宿。

接下来的两句“瞑禽愁雪意,夜筱助风威”,通过描绘夜晚禽鸟因雪而愁,以及竹林在风中摇曳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寒冷的氛围。诗人寓情于景,将自己的心境融入自然之中。

“烛尽思燃带,衾寒起覆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晚的孤独与寒冷,蜡烛燃尽,他不得不点燃腰带照明,被子的寒意使他起身加衣。这些细节刻画出诗人在异乡的艰辛与无奈。

最后两句“不知孤棹去,明夕更何依”,直抒胸臆,诗人表达了对未知明天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不知道自己这孤舟离去后,明日又将何处寻找依靠。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