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揔属春光好,草木犹吹战血腥
出处:《泊吴郡望亭眺灵岩尚方诸山》
明 · 谢肃
江舸南回舣望亭,东风绿鬓欲凋零。
山川揔属春光好,草木犹吹战血腥。
香径燕归谁旧识,尚方莺啭我曾听。
遥怜三百题诗寺,石上藤萝雨后青。
山川揔属春光好,草木犹吹战血腥。
香径燕归谁旧识,尚方莺啭我曾听。
遥怜三百题诗寺,石上藤萝雨后青。
注释
江舸:江上的船只。南回:向南回航。
舣望亭:停靠在望亭。
东风:春风。
绿鬓:黑发。
凋零:凋谢。
山川:山河。
揔属:属于。
春光好:明媚的春光。
草木:花草树木。
战血腥:战争的血腥。
香径:花香小径。
燕归:燕子归来。
旧识:旧时相识。
尚方莺啭:尚方鸟儿鸣叫。
曾听:曾听过。
遥怜:远望怜惜。
三百题诗寺:三百题诗的寺庙。
石上藤萝:石壁上的藤萝。
雨后青:雨后的青翠。
翻译
江上的船儿向南回航,停靠在望亭,春风中我的黑发似乎快要凋谢。山河大地都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下,花草树木仿佛还残留着战争的血腥气息。
花香小径上,燕子归来,它们还是我旧时相识吗?尚方鸟儿鸣叫,却是我曾听过的声音。
远方那座三百题诗的寺庙,雨后的石壁上,藤萝显得更加青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夏初的景象,江南水乡的舣望亭是诗人观赏自然美景的地方。东风吹拂,使得绿色的树鬓似乎要凋零了,这是季节更迭的写照,也隐含着时光易逝的感慨。
山川间春光正好,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但“草木犹吹战血腥”一句,则透露出战争的痕迹和悲哀,这可能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隐晦抒写。
接下来的“香径燕归谁旧识,尚方莺啭我曾听”两句,通过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眷恋。这里的“香径”、“燕归”、“莺啭”,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
最后,“遥怜三百题诗寺,石上藤萝雨后青”两句,则是对名胜古迹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对“三百题诗寺”的远眺,表达了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而“石上藤萝雨后青”,则是在描绘一幅雨后的静谧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岁月沧桑中自然界的坚韧不拔。
总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尊崇,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