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
出处:《读书堂五首 其五》
宋 · 叶子强
少长事壮厉,意气弥九州。
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
困此九折坂,嵚崎不容辀。
彼须匪所彊,此售宁或求。
犹有读书心,大寒索衣裘。
贱嗜匪贵献,一拂销百愁。
宝此清净退,相从赋归休。
农圃雅所问,同一壑一丘。
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
困此九折坂,嵚崎不容辀。
彼须匪所彊,此售宁或求。
犹有读书心,大寒索衣裘。
贱嗜匪贵献,一拂销百愁。
宝此清净退,相从赋归休。
农圃雅所问,同一壑一丘。
注释
少长:不论年纪大小。弥:充满。
鞭车:驱车。
夷犹:从容。
困:困扰。
辀:车辆。
匪:非。
彊:强求。
索:渴望。
衣裘:衣物。
贱嗜:廉价喜好。
拂:去除。
清净退:清静淡泊。
赋归休:归隐生活。
农圃:农耕园艺。
一壑一丘:山林之乐。
翻译
无论年长年幼都奋发进取,豪情壮志充满全州。驱车踏上漫长旅途,他们自信能从容应对。
艰难险阻的九折坂,崎岖难行无法驾驭车辆。
他们的力量并非源自强求,成功或许源于寻求。
心中仍有读书的热情,在严寒中渴望温暖的衣物。
不需贵重献礼,一拂去忧愁就能得到安慰。
珍视这份清静淡泊,共度归隐生活。
对农耕园艺充满兴趣,只愿共享山林之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开篇“少长事壮厉,意气弥九州”表达了一种雄浑、旷达的情怀,仿佛胸襟广阔,可以包容天下。
接着,“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则是用行车比喻学习之路,不断前进,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坚持不懈。"困此九折坂,嵚崎不容辀"形象地描绘了攀登知识高峰的艰辛,但诗人并未退缩。
“彼须匪所彊,此售宁或求”表明对知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有所动摇。"犹有读书心,大寒索衣裘"则展示了诗人即使在严冬之中,也不忘读书学习,内心充满热情。
“贱嗜匪贵献,一拂销百愁”意味着对于物质的追求并不执著,一旦超越了这些欲望,就能摆脱世间的烦恼。"宝此清净退,相从赋归休"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心境。
最后,“农圃雅所问,同一壑一丘”则是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宁静和满足。这首诗通过对读书学习之路的描写,以及对物质欲望超越后的心灵解脱,展现了诗人追求知识、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