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尧舜却归来,谷口青松两无负
出处:《松谷歌赠戚侍御》
明 · 顾璘
金华之山峭而突,岩壑空冥含大谷。
长松落落荫其中,连林直上苍云矗。
苍云拂天不可干,白日漠漠生秋寒。
栋梁森立鬼神守,琥珀下閟蛟龙蟠。
谁其居者戚夫子,茅斋高栖青壁起。
双溪泠泠三洞幽,灵峰下瞰芙蓉水。
闭户著书三十馀,翻然载笔登公车。
澄清天下独揽辔,素心不啻山中居。
青鞋草衣日在手,富贵浮云亦何有。
致君尧舜却归来,谷口青松两无负。
为怜向日牧羊徒,空然叱石何为乎。
长松落落荫其中,连林直上苍云矗。
苍云拂天不可干,白日漠漠生秋寒。
栋梁森立鬼神守,琥珀下閟蛟龙蟠。
谁其居者戚夫子,茅斋高栖青壁起。
双溪泠泠三洞幽,灵峰下瞰芙蓉水。
闭户著书三十馀,翻然载笔登公车。
澄清天下独揽辔,素心不啻山中居。
青鞋草衣日在手,富贵浮云亦何有。
致君尧舜却归来,谷口青松两无负。
为怜向日牧羊徒,空然叱石何为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华山区的壮丽景色和隐士戚夫子的高洁生活。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势陡峭、岩壑深邃的自然景观,长松参天,直入云霄,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云雾缭绕,白日微弱,仿佛秋意已至,山中的栋梁如守护神一般森然耸立,暗示着隐居者的威严与超然。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戚夫子的居所,茅斋高筑于青壁之上,环境清幽,双溪流水潺潺,三洞深邃,灵峰俯瞰着清澈的芙蓉水。这里不仅是读书之地,也是戚夫子实现抱负的起点,他闭门著书,志在澄清天下。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戚夫子淡泊名利的态度,即使身居高位,也能回归山林,青鞋草衣,视富贵如浮云。他以尧舜为目标,期待能辅佐君主后回归山谷,与青松相伴,不负此生。最后,诗人对那些空有力量却不知如何运用的人发出感慨,暗寓对戚夫子智慧与选择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明朝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