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苦阴无意思,莫将潮信枉阳侯
出处:《依韵和毅夫即事五首 其三》
宋 · 陆佃
平明一雨阻重游,风绉前溪绿谩柔。
况已上元连夜出,不如寒食看春休。
弄珠滩涨平侵岸,摸石江深抹尽洲。
自是苦阴无意思,莫将潮信枉阳侯。
况已上元连夜出,不如寒食看春休。
弄珠滩涨平侵岸,摸石江深抹尽洲。
自是苦阴无意思,莫将潮信枉阳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细腻情感与哲思。首句“平明一雨阻重游”,描绘了清晨的一场雨,阻断了诗人再次游览的计划,营造了一种淡淡的遗憾氛围。接着,“风绉前溪绿谩柔”一句,通过描写微风吹皱了溪水表面,使得原本柔和的绿色更加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况已上元连夜出,不如寒食看春休。”这两句对比了两个不同的节日活动,上元节的夜晚出游与寒食节赏春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偏爱以及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思考。寒食节赏春的场景似乎更符合诗人的内心期待,体现了他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喜爱。
“弄珠滩涨平侵岸,摸石江深抹尽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弄珠滩的水位上涨,几乎要淹没岸边,摸石江的深度使得洲岛仿佛被抹去,形象地展示了水势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壮丽。
最后,“自是苦阴无意思,莫将潮信枉阳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认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自有其规律,不应徒劳地期待或干预。这里的“阳侯”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水神,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