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茅结圆庐,宴坐此其所
出处:《腰疼山浮图下作》
宋 · 贺铸
兹山非峻极,名不载图谱。
投策一攀跻,未觉病腰膂。
苍松带寒日,交阴层窣堵。
俨然黄面师,粉绘色已古。
我贪五斗米,磬折向儿乳。
复著鞍马劳,疲筋剧笞楚。
此身异金石,能涉几寒暑。
诛茅结圆庐,宴坐此其所。
清心日焚诵,庶拔未来苦。
望尘彼何人,碌碌安足数。
投策一攀跻,未觉病腰膂。
苍松带寒日,交阴层窣堵。
俨然黄面师,粉绘色已古。
我贪五斗米,磬折向儿乳。
复著鞍马劳,疲筋剧笞楚。
此身异金石,能涉几寒暑。
诛茅结圆庐,宴坐此其所。
清心日焚诵,庶拔未来苦。
望尘彼何人,碌碌安足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兹山:这座山。峻极:极高峻。
图谱:地图。
投策:拿着马鞭。
攀跻:攀登。
病腰膂:感到腰背劳累。
苍松:苍翠的松树。
寒日:寒冷的阳光。
层窣堵:层层阴影。
黄面师:黄脸的老师。
粉绘:画像。
古:古老。
五斗米:微薄的俸禄。
磬折:卑躬屈膝。
儿乳:生活。
鞍马劳:鞍马劳顿。
疲筋:疲惫的筋骨。
笞楚:鞭打。
异金石:不如金石坚硬。
寒暑:寒暑的考验。
诛茅:砍柴。
圆庐:圆形小屋。
宴坐:静坐沉思。
清心:净化心灵。
焚诵:诵读经书。
庶:希望。
望尘:遥望。
碌碌:忙碌而平庸。
翻译
这座山并非极高峻,名字不在地图上记载。拿着马鞭开始攀登,并未感到腰背的劳累。
苍翠的松树映照着寒冷的阳光,交织出层层阴影。
那样子就像黄脸的老师,画像的颜色已经显得古老。
我只贪图微薄的俸禄,卑躬屈膝只为生活。
再次承受鞍马劳顿,疲惫的筋骨如同遭受鞭打。
我的身体不如金石坚硬,能经受多少寒暑的考验。
我在山中砍柴建造圆形小屋,这里是我静坐沉思的地方。
每日净化心灵,诵读经书,希望能摆脱未来的苦难。
遥望尘世中那些人,忙碌而平庸,何足挂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所作的《腰疼山浮图下作》。诗中,贺铸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攀登名为“腰疼山”的山峰的经历。他提到山并非极高峻,但其名不见于传统的图谱,暗示此地可能较为偏僻。尽管如此,诗人并未感到身体过于疲惫,反而在攀登过程中欣赏到了苍松与寒日相映的景象,感受到一种静谧而古老的氛围,仿佛遇见了如黄面师般的隐士。
诗人自述为了生活所需,不得不屈服于世俗的五斗米,这使他承受着鞍马劳顿之苦,筋疲力尽。但他坚信自己的坚韧不如同金石,能够经受住岁月的寒暑。在山顶上,他决定建造一座茅屋,过着简静的生活,专心研读,希望能借此摆脱未来的苦难。
最后,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世间碌碌之人,认为他们不值得过多关注。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坚韧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