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
出处:《送韦郎司直归成都》
唐 · 杜甫
窜身来蜀地,同病得韦郎。
天下干戈满,江边岁月长。
别筵花欲暮,春日鬓俱苍。
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
天下干戈满,江边岁月长。
别筵花欲暮,春日鬓俱苍。
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窜身:逃难。蜀地:四川地区。
韦郎:指代有相似遭遇的人。
干戈:战争。
岁月长:时间显得漫长。
别筵:离别宴席。
花欲暮:花朵即将凋谢。
鬓俱苍:两鬓都已斑白。
南溪竹:南边溪边的竹子。
抽梢:竹子生长。
过墙:长到越过墙头。
翻译
他逃难来到蜀地,与同样患病的韦郎相遇。天下战乱频繁,江边的时光显得漫长无比。
离别宴上,花朵即将凋零,春天里我们都已两鬓斑白。
我想问问南溪的竹子,它们何时能长高到越过墙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愁苦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窜身来蜀地,同病得韦郎"表达了诗人因共同患难而结下深厚友谊的情感。"天下干戈满,江边岁月长"则寓意于战乱频仍、时光流逝的忧虑。
"别筵花欲暮,春日鬓俱苍"一句写出了临别时的凄凉景象和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通过自然物象传达彼此的情谊。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辽阔,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是杜甫深沉情怀与高超艺术造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