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玉指甲,馀恨何悽妍
出处:《廿五晓》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人亡月半规,今夕已下弦。
碧天玉指甲,馀恨何悽妍。
阑干谁复倚,杳杳遂长眠。
我为夜起翁,残宵独周旋。
聊堪伴孤魂,莫言死相捐。
碧天玉指甲,馀恨何悽妍。
阑干谁复倚,杳杳遂长眠。
我为夜起翁,残宵独周旋。
聊堪伴孤魂,莫言死相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圆之夜的一幅凄凉画面,诗人以"人亡月半规"开篇,暗示了人事变迁与自然规律的对照,月已下弦,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情感的缺憾。"碧天玉指甲"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女子的纤纤玉指,表达对亡者的思念和哀怨之情,"余恨何悽妍"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深深的遗憾和哀美。
"阑干谁复倚"描绘了空寂的场景,无人再能倚靠栏杆,寄托哀思,"杳杳遂长眠"则表达了亡者已逝,再也无法相见的悲凉。诗人自比为"夜起翁",在深夜中独自承受这份孤独,"残宵独周旋"刻画出他的孤寂和坚守。
最后两句"聊堪伴孤魂,莫言死相捐",诗人说即使只能陪伴孤魂,也不愿放弃对亡者的怀念,展现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悼念和生活中的孤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