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图起遐想,延伫久忘还
出处:《观苏门山图》
明 · 边贡
昔予祇皇役,弭节苏门山。
展眺孙登祠,薄暮松扉关。
凄风振林木,䬃䬃流区寰。
如聆长啸音,来彼白云间。
又如见青蓑,囊琴弄潺湲。
缅怀沈冥志,上与沮溺班。
一别期再游,欲往途路艰。
临图起遐想,延伫久忘还。
展眺孙登祠,薄暮松扉关。
凄风振林木,䬃䬃流区寰。
如聆长啸音,来彼白云间。
又如见青蓑,囊琴弄潺湲。
缅怀沈冥志,上与沮溺班。
一别期再游,欲往途路艰。
临图起遐想,延伫久忘还。
鉴赏
此诗《观苏门山图》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描绘了诗人对苏门山的想象与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苏门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人物的隐逸生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昔予祇皇役,弭节苏门山”,诗人回忆过去,曾为公务所累,如今得以暂时放下繁杂事务,来到苏门山寻求心灵的宁静。接着,“展眺孙登祠,薄暮松扉关”两句,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孙登祠前远眺的情景,夕阳西下,松门紧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几分寂寥的氛围。
“凄风振林木,䬃䬃流区寰”一句,通过描写风吹动树林的声音和水流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冷。接下来,“如聆长啸音,来彼白云间。又如见青蓑,囊琴弄潺湲”几句,诗人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长啸声,那声音似乎来自白云之上;同时,他仿佛看到了一位身着青蓑衣的隐士,手中拿着琴,在溪水边弹奏,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最后,“缅怀沈冥志,上与沮溺班。一别期再游,欲往途路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怀念,以及对再次造访苏门山的渴望,但同时也意识到现实中的困难与阻碍。“临图起遐想,延伫久忘还”则点明了诗人面对画作时的思绪万千,久久不愿离去,流露出对苏门山美景及隐逸生活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苏门山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