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全文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

出处:《题谯东魏武帝庙
宋 · 张耒
草昧群龙斗,英雄接上游。
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
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忧。
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
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
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
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
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拼音版原文

cǎomèiqúnlóngdòuyīngxióngjiēshàngyóu

bēiqīnggàishǔlòubǎochēliú

xiéhànlínzhūxiàzhōngyuánbànjiǔzhōu

rénjīngshuíxìnběnchūyōu

tiānzuò西nánxiànshífāngqiū

zhōnghuíchìgōngzhǐzhūhóu

shùzhīguīqiánkūnzhèngzàozhōu

shìshāngwánzhìchuánrénmóu

tóngquèjiārénhèn西línggǒngqiū

qiānniánxiāngmiàojiànláoxiū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张耒的作品,题目为《题谯东魏武帝庙》。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想象,以深沉而富有历史感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草昧群龙斗,英雄接上游。" 这两句开篇便展现了古代英雄争霸的壮阔场面,"草昧"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群龙"喻指诸侯争权,"英雄接上游"则表明一代英杰相继而起,承前启后。

"吴卑青盖伏,蜀陋葆车留。" 这两句写的是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青盖"指的是东吴的都城建业(今南京),"葆车"则是对西蜀都城成都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历史上的割据与留恋。

"挟汉临诸夏,中原半九州。" 这两句诗中的"挟汉"指的是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而"中原半九州"则是对古代华北平原的赞美,这里的"九州"通常指中国古代的九个区域,象征着整个国家。

"人惊吕布缚,谁信本初忆。" 这两句写的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如吕布,其英勇善战令人惊叹,但也有人对其初心是否坚守持怀疑态度。

"天作西南限,时方割据秋。" 这两句诗表达了历史上天定的疆界划分和人为的政治割据,"西南限"可能指的是古代边疆地区,而"割据秋"则是对割据政权在季节更迭中形成的讽刺。

"力终回赤壁,功止霸诸侯。" 这两句写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以及英雄们的壮举与成就,"力终回赤壁"表明了战争的转折点,而"功止霸诸侯"则是对英雄们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遗憾。

"历数知归禹,乾坤正造周。" 这两句诗写的是古代帝王如夏禹、周文王的历史地位和他们的治国理念,"历数"意指史书上的记载,而"乾坤"则是对宇宙秩序的象征性表达。

"事商完夙志,传子岂人谋。" 这两句诗表达了古代帝王如商汤、周文王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和他们的遗训。

"铜雀佳人恨,西陵拱木秋。" 这两句写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铜雀台,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伤感慨,"西陵"可能是对某一座古墓或遗址的称呼,而"拱木"则表现了时光流逝。

"千年故乡庙,歌舞荐牢羞。" 这两句诗最后表达了对于古代英雄、历史遗迹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的深情怀念和赞美之情,"千年故乡庙"象征着悠久的历史记忆,而"歌舞荐牢羞"则是对这些文化遗产在后世仍然被人们纪念和庆祝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事件、人物及其精神遗产的回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民族英雄传统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