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出处:《仆夫谣》
明 · 周瑛
邵武仆夫性质野,短衫秃袖身半赭。
丈二长舆在肩膊,山路长驱疾如马。
每遇高坡即大呼,一呼一上谁复顾。
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光泽西去八十里,清溪乱啮故山趾。
平明受直往西行,薄暮怀直见妻子。
每日只受四十钱,受直不多心欢然。
更有高堂受直者,锦衣缓带白日眠。
丈二长舆在肩膊,山路长驱疾如马。
每遇高坡即大呼,一呼一上谁复顾。
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光泽西去八十里,清溪乱啮故山趾。
平明受直往西行,薄暮怀直见妻子。
每日只受四十钱,受直不多心欢然。
更有高堂受直者,锦衣缓带白日眠。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仆夫谣》描绘了一个邵武地区的仆夫形象。仆夫质朴粗犷,身穿短衫,袖口磨秃,皮肤黝黑,肩扛丈二长车,行走山路如飞,遇到高坡也不畏惧,大声呼喊着一鼓作气登顶,旁人无暇顾及他的艰辛。他每天跋山涉水八十里,从早到晚劳作,只为清贫的生活,每日仅得四十钱,然而他却心满意足。对比之下,那些家中有人受雇于高堂的人,穿着华丽,白天悠闲度日。诗人通过仆夫的辛劳生活,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对勤劳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明朝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