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绿竹抽,绚绚群芳馀
出处:《湖南宪幕牡丹》
元 · 卢挚
仙人何许来,绛衣翠为裾。
朝霞映楼居,瑞日临绮疏。
韶容托植物,神奇升丰腴。
岂无琼华枝,亦有珊瑚株。
国风芍药赠,骚客芙蓉襦。
愧尔颜色好,愧尔芳菲殊。
谁云风霜地,亦复雨露濡。
猗猗绿竹抽,绚绚群芳馀。
公馀文墨暇,嘉宾此邪虚。
时清景逾胜,不乐将何如?
朝霞映楼居,瑞日临绮疏。
韶容托植物,神奇升丰腴。
岂无琼华枝,亦有珊瑚株。
国风芍药赠,骚客芙蓉襦。
愧尔颜色好,愧尔芳菲殊。
谁云风霜地,亦复雨露濡。
猗猗绿竹抽,绚绚群芳馀。
公馀文墨暇,嘉宾此邪虚。
时清景逾胜,不乐将何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湖南宪幕中盛开的牡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美丽与生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仙人”、“绛衣翠为裾”、“朝霞映楼居”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而又华美的氛围。
“仙人何许来,绛衣翠为裾。” 开篇即以仙人的形象引入,暗示牡丹的非凡气质,其衣着之华美,如同仙人降临,令人遐想无限。
“朝霞映楼居,瑞日临绮疏。” 描绘了牡丹在晨光与阳光的照耀下,楼阁与花影交织的美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意境。
“韶容托植物,神奇升丰腴。” 这一句赞美了牡丹的美丽与生命力,将其比作承载着韶华的植物,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内在的活力。
“岂无琼华枝,亦有珊瑚株。” 通过对比琼华与珊瑚,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珍贵与独特,仿佛是大自然中的瑰宝。
“国风芍药赠,骚客芙蓉襦。” 这里引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典故,将牡丹与芍药、芙蓉等并列,显示了其在文化中的地位与象征意义。
“愧尔颜色好,愧尔芳菲殊。” 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美丽与芳香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似乎在说自己的赞美之词不足以形容其美。
“谁云风霜地,亦复雨露濡。” 这句话揭示了牡丹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绽放的坚韧精神,体现了生命的力量与希望。
“猗猗绿竹抽,绚绚群芳馀。” 最后两句将牡丹与绿竹、群芳相提并论,不仅赞美了牡丹之美,也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