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花月寻常酒,台池上下春全文

花月寻常酒,台池上下春

出处:《挽林世宁
明 · 史鉴
有美丘园俊,高风表七闽。
持身恒礼度,教子总儒绅。
花月寻常酒,台池上下春
甲过年在戍,木坏月临申。
地煖原无雪,轩空不见人。
海山波雾惨,猿鹤怨惊频。
丹荔逢时熟,红蕉浥露新。
可悲惟节物,触目转伤神。

鉴赏

这首挽诗《挽林世宁》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诗中以“有美丘园俊”开篇,赞美逝者林世宁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如同在七闽地区的一片秀丽园林,其高洁的风范犹如清风拂面,令人敬仰。

接着,“持身恒礼度,教子总儒绅”,赞扬林世宁在为人处世中始终遵循礼仪规范,教育子女也秉持儒家的绅士风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

“花月寻常酒,台池上下春”描绘了林世宁日常生活的雅致与闲适,无论是花前月下饮酒,还是在台池之间享受春日美景,都充满了诗意与和谐。

然而,“甲过年在戍,木坏月临申”两句则暗示了林世宁生前的艰辛与牺牲,可能是在边疆戍守,或是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与挑战,岁月的痕迹在时间的流转中逐渐显现。

“地煖原无雪,轩空不见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即使在温暖的土地上,也难以寻觅逝者的身影,空荡的轩室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寂寞与哀痛。

“海山波雾惨,猿鹤怨惊频”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海上的山峦被浓雾笼罩,猿猴与鹤鸟似乎也在为逝者哀鸣,表达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不舍。

最后,“丹荔逢时熟,红蕉浥露新”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象征逝者生命的延续与永恒,即便在离别之后,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如同成熟的丹荔与新生的红蕉,充满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其逝世后哀思的抒发,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