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身事权门,譬如狎彫虎
出处:《怀顾子惇》
宋 · 郑獬
托身事权门,譬如狎彫虎。
喂之得其欲,弭首乃无怒。
苟或咈其心,腾爪必伤汝。
权门爱曲从,破壳出毛羽。
一语不相酬,随手覆尘土。
祸福非不明,焦烂犹奔赴。
耸动会稽山,山前有直路。
铸金不作钩,断木宁为矩。
终岁守衡茅,藜藿甘辛苦。
喂之得其欲,弭首乃无怒。
苟或咈其心,腾爪必伤汝。
权门爱曲从,破壳出毛羽。
一语不相酬,随手覆尘土。
祸福非不明,焦烂犹奔赴。
耸动会稽山,山前有直路。
铸金不作钩,断木宁为矩。
终岁守衡茅,藜藿甘辛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权门:有权势的人家。彫虎:猛虎。
欲:欲望。
弭首:安静下来。
咈其心:违背他们的心意。
腾爪:挥舞爪子。
曲从:曲意逢迎。
破壳:破壳而出。
覆尘土:被抛弃。
祸福:祸害与福祉。
会稽山:地名,比喻高位。
直路:正道。
铸金:铸成金属。
钩:钓鱼工具。
断木:折断的木头。
矩:测量工具。
衡茅:简陋的茅屋。
藜藿:粗劣的食物。
翻译
投身权贵之家,如同亲近猛虎。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才会安静不怒。
一旦违背他们心意,他们会毫不留情地伤害你。
权贵喜欢曲意逢迎,像鸟儿破壳而出展翅飞翔。
一句话不合他们意,立刻被弃如尘土。
明了祸福之理,却仍趋炎附势。
震动了会稽山,然而前方仍有正道。
即使铸金也不做钓钩,宁愿折断木头做尺规。
整年守着简陋的茅屋,粗茶淡饭也甘愿吃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怀顾子惇》,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权贵的警惕与对自由人格坚守的态度。首句“托身事权门,譬如狎彫虎”,以接近猛虎来比喻投身权贵之家的危险,暗示了在强权下可能遭受的压制。接着,“喂之得其欲,弭首乃无怒”描绘了权贵对人的操控,只有顺从才能暂时平安。“苟或咈其心,腾爪必伤汝”进一步强调一旦违背其意,将面临严酷的后果。
诗人指出权贵者善于曲意逢迎,“权门爱曲从,破壳出毛羽”,即使付出代价也要迎合。然而,“一语不相酬,随手覆尘土”,暗示了稍有不慎,便会被轻易抛弃。诗中“祸福非不明,焦烂犹奔赴”揭示了人们在权势面前的无奈选择,即使明知道风险,仍难以逃脱。
最后两句“耸动会稽山,山前有直路”寓意即使身处险境,仍有坚持正道的勇气,而“铸金不作钩,断木宁为矩”则表明宁愿坚守原则,也不愿妥协。整首诗以衡茅(简陋居所)和藜藿(粗劣食物)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甘愿接受,以及对自由人格的坚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