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秋多啸,羽人寒未归
出处:《闻蓝子谈武夷折笋隐屏之胜有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折笋愁将折,飞梯恐遂飞。
峰随九水落,云作一天围。
山鬼秋多啸,羽人寒未归。
他年三十六,勿使一峰违。
峰随九水落,云作一天围。
山鬼秋多啸,羽人寒未归。
他年三十六,勿使一峰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折笋愁将折,飞梯恐遂飞”,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竹笋与梯子赋予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与欣赏。折笋时的犹豫与飞梯时的担心,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也暗示了对破坏自然和谐的忧虑。
颔联“峰随九水落,云作一天围”,描绘了山峰随着九曲溪水的流淌而显得更加生动,云彩则围绕着群山,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景象。这里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武夷山的雄伟与幽静之美。
颈联“山鬼秋多啸,羽人寒未归”,通过“山鬼”与“羽人”的形象,分别象征山林中的神秘生物与隐居的高士。山鬼在秋天的山林中发出啸声,羽人在寒冷中仍未归来,既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他年三十六,勿使一峰违”,诗人以对未来岁月的期许,表达了希望能够在三十六岁时,不违背内心的召唤,去体验和探索武夷山的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这一句充满了对自由与自我实现的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