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黄尘薄日长安路,玉勒珊鞭竞驰骛全文

黄尘薄日长安路,玉勒珊鞭竞驰骛

出处:《捉御史
清 · 盛昱
车如鸡栖马如狗,绣衣使者蹒跚走。
车如流水马如龙,四姓小侯行斗风。
黄尘薄日长安路,玉勒珊鞭竞驰骛
驺唱之仪不听前,纷纷旗校彯缨怒。
乱箠挝马马横触,进退仓皇真击毂。
旋抽左右又参差,我未断鞅君脱辐。
大珰喊怒坌来前,一僮一仆絷送官。
触忤纷侯罪当死,又向车中捉御史。
御史觥觥立殿中,南台况复称端公。
翁主犹须避赤棒,贵游孰敢干青骢。
千步清道九华盖,王公皆当顿轭待。
奈何翻欲截角来,凭藉张皇毋乃太。
圣明四海方照临,强宗乃尔相凌侵。
朝廷不惜赫赫法,御史偏有休休心。
挥鼠辈窜等闲耳,细事何须告天子。
旁观父老亦咨嗟,还是大臣知大体。
峨冠怒马犹龂龂,暂从亭长赦宪臣。
亭长叩头还告语,今朝姑纵御史去。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盛昱的《捉御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街头闹剧场景。诗中以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阶层:一是车马如流的贵族子弟,他们乘车出行,气焰嚣张;二是御史和普通百姓,他们的遭遇显得狼狈不堪。

诗的前两句“车如鸡栖马如狗,绣衣使者蹒跚走”形象地刻画了贵族子弟的骄奢,而“车如流水马如龙,四姓小侯行斗风”则进一步渲染了他们的嚣张跋扈。接着,诗人通过“黄尘薄日长安路”、“玉勒珊鞭竞驰骛”等描绘,展示了贵族们在长安街头的喧闹与混乱。

然而,御史的处境却极为狼狈,“驺唱之仪不听前,纷纷旗校彯缨怒”描述了御史被阻拦,无法执行职务的尴尬。接下来的诗句中,御史被捉拿,甚至牵扯到贵胄之家,显示出权贵对法律的无视和御史的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朝廷的态度,指出即使面对强宗凌侵,朝廷仍不愿动用严法,御史的宽容被讽刺为“休休心”。最后,诗人以“圣明四海方照临”暗示皇帝的英明,但现实中的权贵行为令人失望,御史的困境也得到了暂时的宽恕。

整体来看,《捉御史》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了清代社会权力失衡和法制松弛的问题,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和法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