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风静乍疑鸾啸后,田荒犹识象耕馀全文

风静乍疑鸾啸后,田荒犹识象耕馀

明 · 欧大任
葛洪昔日求丹处,闻尔飘飖驾羽车。
风静乍疑鸾啸后,田荒犹识象耕馀
朝随石室攀圭洞,夜蹑天坛礼玉虚。
龙峤有经何处觅,蒙山应授羡门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怀傅木虚游勾漏未返》。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傅木虚游历勾漏山未归的怀念之情,通过想象其在勾漏山的行踪,展现了对道家修炼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首句“葛洪昔日求丹处”,借用了东晋道士葛洪炼丹求长生的故事,暗喻傅木虚可能也在追寻某种精神或心灵上的升华。接着“闻尔飘飖驾羽车”一句,以傅木虚驾着羽车飘然而去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风静乍疑鸾啸后,田荒犹识象耕馀”两句,通过静谧的风声和荒芜的田地,暗示了勾漏山的幽静与自然之美,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行踪的关切与期待。这里“鸾啸”和“象耕”分别借用鸾鸟的鸣叫和大象耕田的典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诗意。

“朝随石室攀圭洞,夜蹑天坛礼玉虚”描绘了傅木虚在勾漏山的日常活动,白天他可能在石室中冥思苦想,夜晚则攀登天坛,向更高深的境界致敬。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友人的修行生活,也体现了诗人对其追求精神境界的认同与敬佩。

最后,“龙峤有经何处觅,蒙山应授羡门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追求的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遗憾,即未能亲自跟随友人一同探索这些知识的源泉。这里的“龙峤”和“蒙山”都是传说中的仙山,而“羡门书”则是指古代仙人传授的秘籍,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所追求的神秘与高远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对友人行踪的深切怀念,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修炼生活及精神追求的向往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