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树外鸟啼催晚种,花间人语趁朝虚全文

树外鸟啼催晚种,花间人语趁朝虚

宋 · 王安石
君作新诗故起予,一吟聊复报双鱼。
杖藜高径谁来往,散帙空堂自卷舒。
树外鸟啼催晚种,花间人语趁朝虚
春风处处堪携手,何事临池苦学书。

注释

君:你。
故:特意。
起予:赠予我。
一吟:吟诵。
聊复:姑且。
报:回复。
杖藜:拄着藜杖。
高径:高高的小路。
谁来往:有谁来往。
散帙:展开书卷。
空堂:空荡的厅堂。
卷舒:翻阅。
树外:树外边。
鸟啼:鸟鸣叫。
晚种:傍晚播种。
花间:花丛中。
朝虚:清晨的宁静。
春风处处:春风中处处。
堪:适宜。
携手:相伴漫步。
何事:为何。
临池:对着池塘。
苦学书:苦苦研习书法。

翻译

你创作了新的诗歌特意赠给我,吟诵它就像回复你送来的两条鱼。
拄着藜杖走在高高的小路上,有谁会来来往往?空荡的厅堂里,我独自展开书卷翻阅。
树外鸟儿鸣叫催促傍晚播种,花丛中的人声趁着清晨的宁静。
春风中处处适宜相伴漫步,为何你要对着池塘苦苦研习书法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两句“君作新诗故起予,一吟聊复报双鱼”,表达了作者受到朋友诗歌创作的激励,也想要回应这份情谊,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诗作比作双鱼,象征着友情的纯洁与和谐。

“杖藜高径谁来往,散帙空堂自卷舒”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图景。作者手持拐杖,漫步在高高的田埂上,却见不到行人,只有自己一人在空旷的厅堂中自由地活动,这种孤独与自由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树外鸟啼催晚种,花间人语趁朝虚”则是农事和生活的交织。鸟鸣声提醒人们及时耕作,而人们在花丛中交谈,却往往空话连篇,没有实际意义。

最后,“春风处处堪携手,何事临池苦学书”,作者对春天美好的景色表示赞赏,感到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与这美好相伴。然而,为什么要在池塘边苦苦地学习书本知识呢?这里流露出作者对于传统读书人生境遇的不解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希望逃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传统学问的某种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