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其徒欤宁果然,抱琴过我亦自贤
出处:《听道人谙公琴》
宋 · 释德洪
道人貌癯骨藏年,漆瞳照人方而渊。
家住湘山湘水边,气清日应嚼芳鲜。
罗浮饭石性所在,定林饮涧老更坚。
子其徒欤宁果然,抱琴过我亦自贤。
玉徽按抑朱丝弦,借弦为舌传语言。
谁家恩怨馀妒怜,绮窗莺燕春风颠。
颠风盘空搅苍烟,萧萧吹鬓人未眠。
清都绛阙断世缘,骨飞不到梦所传。
秦筝心知是响泉,置之髯须一笑掀。
蕊珠三叠舞胎仙,坐令遗世如蜕蝉。
何年醉骑紫云去,此琴枵然成弃捐。
家住湘山湘水边,气清日应嚼芳鲜。
罗浮饭石性所在,定林饮涧老更坚。
子其徒欤宁果然,抱琴过我亦自贤。
玉徽按抑朱丝弦,借弦为舌传语言。
谁家恩怨馀妒怜,绮窗莺燕春风颠。
颠风盘空搅苍烟,萧萧吹鬓人未眠。
清都绛阙断世缘,骨飞不到梦所传。
秦筝心知是响泉,置之髯须一笑掀。
蕊珠三叠舞胎仙,坐令遗世如蜕蝉。
何年醉骑紫云去,此琴枵然成弃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的形象与他弹奏琴曲的情景,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人独特的外貌特征——“貌癯骨藏年,漆瞳照人方而渊”,以及他居住在湘山湘水边的生活环境,暗示了道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接着,诗人描述了道人所使用的乐器——“罗浮饭石”和“定林饮涧”的特性,强调了这些自然元素赋予了琴声以更加深厚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品质。通过“子其徒欤宁果然,抱琴过我亦自贤”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道人高洁品性的赞赏,认为他不仅技艺高超,更有着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琴声响起,诗人描绘了琴音中蕴含的情感:“玉徽按抑朱丝弦,借弦为舌传语言”,仿佛琴声能传达世间万物的故事与情感。随后,诗人通过“谁家恩怨馀妒怜,绮窗莺燕春风颠”这一句,将琴声与世俗的纷扰联系起来,暗示琴声能够超越尘世的束缚,传达出一种超脱的情感。
接下来的几句,“颠风盘空搅苍烟,萧萧吹鬓人未眠。清都绛阙断世缘,骨飞不到梦所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的意境,琴声仿佛引领着听者进入了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让人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最后,“秦筝心知是响泉,置之髯须一笑掀。蕊珠三叠舞胎仙,坐令遗世如蜕蝉。何年醉骑紫云去,此琴枵然成弃捐”,诗人通过比喻和想象,表达了对道人琴艺的极高评价,同时也暗示了道人追求的自由与超脱,如同琴声一般,最终可能化为虚无,但其精神与艺术的影响力却永存于世。
整首诗通过对道人形象的刻画和琴声意境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超脱、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思考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