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不入伊蒲塞,佛水犹开优钵罗
出处:《秋日登万岁寺平远台次糜韵》
宋 · 洪炎
山川信美自愁多,岭海穷途可若何。
倦客难寻越绝记,畸人但唱郢中歌。
天香不入伊蒲塞,佛水犹开优钵罗。
还是浮云韬白日,凤凰台上一经过。
倦客难寻越绝记,畸人但唱郢中歌。
天香不入伊蒲塞,佛水犹开优钵罗。
还是浮云韬白日,凤凰台上一经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炎所作的《秋日登万岁寺平远台次糜韵》。诗中描绘了诗人秋日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对人生际遇的深思。
首句“山川信美自愁多”,诗人面对壮丽的山川景色,内心却充满了愁绪,这种矛盾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接着,“岭海穷途可若何”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困境与辽阔的自然景观相对比,突显出人生的渺小与无奈。
“倦客难寻越绝记,畸人但唱郢中歌”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诗人似乎在寻找过去的记忆,却只能唱起郢中的歌曲,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前境遇的不满。
“天香不入伊蒲塞,佛水犹开优钵罗”两句,通过描述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天香未至佛寺,佛水依然清澈,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还是浮云韬白日,凤凰台上一经过”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变幻无常的深刻理解。浮云遮蔽了白日,象征着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而凤凰台上的经过,则可能是对某种理想或目标的追寻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